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常见抗精神病药引起高泌乳素的风险及治疗对策

来源 2025-04-17 12:11:12 医疗资讯

高泌乳素血症(HPRL)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约70%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出现HPRL。一项综合了14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在2235名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中,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率在男性中为18%-72%,女性为42%-93%。长期高泌乳素血症可导致月经紊乱、不孕、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等严重后果,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抗精神病药致 HPRL 的作用机制及风险分级

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精神病药所致HPRL不仅与多巴胺D2受体阻断作用强弱相关,还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密切相关。抗精神病药需穿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但垂体因其存在血脑屏障缺失区域或生理性薄弱环节,更易受到药物浓度波动的影响,从而引发高泌乳素血症。正是由于不同抗精神病药穿透血脑屏障能力的差异,导致其对大脑及垂体 D2 受体的占有率呈现显著不同,这种通透性差异不仅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也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药物对泌乳素水平的影响程度,可将抗精神病药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图片

一项纳入 245 名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布南色林、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利培酮)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分析了不同药物对泌乳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

  • 帕利哌酮和利培酮组的总泌乳素(分别是50.83 和 59.1 ng/mL)和巨泌乳素(分别是7.28 和 8.0 ng/mL)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且两者呈强正相关(r=0.76)。

图片

不同抗精神病药治疗下,患者的平均催乳素及巨催乳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从左至右依次为:阿立哌唑、布南色林、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利培酮

又一项发表在Lancet上,对32种口服抗精神病药的网络Meta分析显示:

  • 帕利哌酮、舒必利、利培酮、氨磺必利、氯丙嗪及氟哌啶醇在泌乳素升高作用方面显著大于安慰剂,其中帕利哌酮的平均升高幅度最大(48.51 ng/mL)。

  • 阿立哌唑在泌乳素升高作用方面显著小于安慰剂。

  • 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及鲁拉西酮对泌乳素影响较小。

图片

不同抗精神病药对患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综上,帕利哌酮、利培酮等药物泌乳素升高风险显著,而阿立哌唑、布南色林等对泌乳素影响较小,临床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以优化治疗安全性。

 用药选择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 HPRL 的处理措施包括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如阿立哌唑、二甲双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转换抗精神病药物。具体如下:

1、优先选用低风险药物:

对 HPRL 高危人群(如育龄女性、有骨质疏松史者),推荐使用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等。

2、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继续治疗

七项国际指南将换用HPRL风险较低的抗精神病药物作为处理HPRL的一线推荐。换用对泌乳素影响较小的抗精神病药物,如阿立哌唑、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鲁拉西酮,可降低泌乳素水平。但需注意可能引发新不良反应(如奥氮平、氯氮平代谢综合征风险较高)。

例如,一项为期12周和24周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换用布南色林可有效降低患者PRL水平;这一结果也与布南色林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较强、且不易被P-糖蛋白转运至血脑屏障之外的特性相一致。

3、联合用药干预

联合阿立哌唑:研究表明,联合阿立哌唑(5-20mg/d)可降低 HPRL 者泌乳素水平,且其引发泌乳素升高的作用显著小于安慰剂。

联合二甲双胍:高剂量二甲双胍(2.55-3.0g/d)能有效降低泌乳素水平,减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 HPRL 相关症状,可能与其改善内源性拟多巴胺活性有关。

联合溴隐亭或卡麦角林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降低体内泌乳素水平。但需注意,多巴胺激动剂可能恶化精神病性症状(如加重幻觉、攻击性)。溴隐亭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头痛、嗜睡、体位性低血压等;卡麦角林不良反应与之相似,但发生率更低,且半衰期长,治疗依从性更优。

联合中成药治疗:国内针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已开展联合中成药治疗的探索,涉及的中成药及方剂有天癸一号、芍药甘草汤、通达汤、乌鸡白凤丸、血府逐瘀汤、丹溪治湿痰方、五积散、甜梦口服液、红花逍遥片、柴胡调和汤、滋肾柔肝汤等。但目前相关研究存在明显局限性,后续需更严谨的验证。

4、HPRL 相关症状对症治疗

若无法调整抗精神病药物方案,则需要针对症状进行处理。若出现食物摄入问题,可补充钙与维生素 D。若出现育龄期妇女闭经超 6 个月,建议考虑避孕药物。若患者可能存在高骨折风险,则考虑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活性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预防骨质疏松。

参考文献:

1. 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干预对策的专家共识.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1,54(3) : 163-169.

2. Park YM, Lee SH, Lee BH, et al. Psychiatry Res. 2016 May 30;239:184-9.

3. Huhn M, Nikolakopoulou A, et al. Lancet. 2019 Sep 14;394(10202):939-951.

Tags: 常见抗精神病药引起高泌乳素的风险及治疗对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