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一、谵妄的症状
谵妄是一种急性、波动性的精神状态紊乱,主要表现为以下核心症状:
-
注意力障碍:患者难以集中或维持注意力,表现为对话时易分心或无法完成简单指令。
-
意识水平改变:从嗜睡到过度警觉均可出现,常伴有昼夜节律颠倒(夜间躁动、白天昏睡)。
-
认知功能下降:
-
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或人物混淆。
-
记忆力减退:无法回忆近期事件或学习新信息。
-
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或逻辑混乱。
-
精神行为异常:
-
活动亢进型(占15%-25%):躁动、攻击行为、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人或物体)、妄想(如被害妄想)。
-
活动减退型(占50%-75%):淡漠、反应迟钝,易被误诊为抑郁或痴呆。
-
混合型:两者交替出现。
-
其他表现:情绪不稳定(如恐惧、易怒)、睡眠-觉醒周期紊乱。
ICU特殊性: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高达50%-80%,但因镇静药物掩盖或医护人员忽视,常被漏诊。
二、谵妄的发病机制
谵妄是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假说包括:
-
神经炎症:
-
全身感染(如脓毒症)、手术或创伤激活免疫系统,释放IL-1β、IL-6等促炎因子,透过血脑屏障激活小胶质细胞,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
-
动物模型中,炎症标志物升高与认知障碍相关。
-
缺氧与能量代谢障碍:
-
脑缺氧:即使无全身低氧血症,脑血流灌注不足或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导致乳酸堆积(脑脊液中乳酸水平升高与谵妄相关)。
-
低血糖/胰岛素抵抗:危重病常伴糖代谢异常,影响神经元能量供应。
-
神经递质失衡:
-
乙酰胆碱减少: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直接诱发谵妄。
-
多巴胺过量:与躁动型谵妄相关,抗精神病药通过阻断D2受体起效。
-
GABA能抑制增强:苯二氮卓类药物过度抑制觉醒通路。
-
去甲肾上腺素/5-HT紊乱:应激状态下过度激活,损害注意力网络。
-
功能连接破坏:
-
影像学显示谵妄患者丘脑、前额叶、海马等区域功能连接丧失,导致信息整合障碍。
-
易感因素:
-
不可逆因素:高龄、基线认知障碍(如痴呆)、慢性疾病(心衰、肝肾功能不全)。
-
可逆因素:感官缺陷(视力/听力丧失)、药物(如阿片类、苯二氮卓类)、代谢紊乱(低钠、脱水)。
三、谵妄的诊断
1. 临床评估工具(需每日筛查):
-
CAM-ICU(重症监护谵妄评估量表):
-
评估4项特征:①注意力不集中;②思维紊乱;③意识水平改变;④症状波动。
-
满足①+②或③,且症状急性发作即为阳性。
-
ICDSC(重症监护谵妄筛查清单):8项症状评分≥4分提示谵妄。
2. 鉴别诊断:
-
痴呆:慢性病程,无波动性意识改变。
-
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无定向力障碍。
-
药物中毒/戒断:需结合用药史及毒理学检测。
3. 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感染标志物(如PCT)、甲状腺功能。
-
影像学:头颅CT/MRI排除脑卒中、占位等器质性病变。
-
脑电图(EEG):显示弥漫性慢波,但非特异性。
四、谵妄的治疗方案
(一)非药物治疗(核心措施)
-
ABCDEF集束化策略(循证推荐):
-
A(疼痛管理):使用疼痛量表(如CPOT),优先选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
B(自主觉醒试验):每日暂停镇静药物,评估意识状态。
-
C(镇静策略):避免苯二氮卓类(如咪达唑仑),改用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
-
D(谵妄监测):每日CAM-ICU筛查。
-
E(早期活动):物理治疗师协助床旁活动,减少制动。
-
F(家庭参与):亲属陪伴提供定向支持(如展示家庭照片、交谈)。
-
环境调整:
-
维持昼夜节律:白天自然光照,夜间减少噪音/灯光。
-
感官辅助:提供眼镜、助听器;放置时钟、日历。
-
减少刺激:避免不必要的导管约束,集中护理操作。
(二)药物治疗(有限证据,需个体化)
-
一线选择:
-
调节睡眠周期,小型试验显示降低谵妄发生率(如雷美替胺组谵妄发生率24.4% vs. 46.5%)。
-
适用于躁动型谵妄或机械通气脱机困难者(DahLIA试验显示缩短谵妄持续时间)。
-
优势:保留呼吸驱动,不干扰睡眠结构。
-
右美托咪定(α-2激动剂):
-
褪黑素/雷美替胺:
-
二线选择(对症处理):
-
仅用于严重幻觉/躁动,但大型试验(MIND-USA)未显示对谵妄持续时间或死亡率有益。
-
注意QT间期延长风险(需监测心电图)。
-
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喹硫平):
-
避免使用的药物:
-
苯二氮卓类(如劳拉西泮):增加谵妄风险(谵妄发生率77% vs. 右美托咪定组54%)。
-
抗胆碱能药(如羟嗪)、他汀类、利伐斯的明:无明确疗效,可能加重病情。
(三)病因治疗
-
纠正可逆诱因:如抗感染、补充电解质、改善缺氧、停用致谵妄药物。
五、未来方向
-
机制研究:明确谵妄亚型(如炎症型 vs. 代谢型),指导精准治疗。
-
新药开发:靶向特定通路(如IL-1拮抗剂、线粒体保护剂)。
-
临床实践优化:推广ABCDEF方案,减少镇静药物滥用。
结论:谵妄管理需以非药物干预为核心,药物治疗仅作为辅助。通过早期识别、多学科协作及优化ICU环境,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个体化治疗策略。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