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约20%-30%的健康儿童及更高比例的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尽管褪黑素等药物治疗被推荐为一线方案,但非药物干预(如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I)因安全性优势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单一临床人群或干预类型,缺乏跨人群、多结局的定量综合证据。本研究通过伞状综述(umbrella review)整合全球范围内93项系统综述/荟萃分析(涉及393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旨在评估非药物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及关联结局(如睡眠参数、健康功能、家长睡眠质量)的疗效,并探讨证据质量与临床应用潜力。
本研究严格遵循PRISMA指南及PRIOR声明,通过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等6大数据库(截至2024年1月24日),采用关键词“sleep intervention”“nonpharmacological”“child/adolescent”“systematic review”等展开文献筛查,不限制语言与文献类型。纳入标准涵盖评估非药物干预(如行为训练、光疗、体重毯)对儿童青少年(≤18岁)睡眠障碍疗效的SRs/MAs,排除涉及呼吸睡眠暂停等非目标疾病的研究。
数据提取与质控流程中,研究团队首先从25项SRs/MAs中提取可合并的RCT数据(n=28 RCTs针对健康儿童,n=7 RCTs针对ADHD,n=6 RCTs针对ASD),重点关注主观/客观睡眠参数(如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时长、睡眠效率)、家长健康结局及ADHD/自闭症症状。采用AMSTAR-2工具评估SRs/MAs质量(17%高质量,39%中等,30%低质量),并通过GRADE分级评估证据确定性(多数结论为低/极低确定性)。统计分析依托Metaumbrella软件完成,通过标准化均数差异(SMD)量化效应量,结合异质性检验(I²、Q值)及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为提高证据精度,研究团队对部分SRs/MAs未涵盖的RCTs进行补充分析,重新计算效应量并统一效应量指标,确保跨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研究结果
1.行为干预的广泛效应:
· 健康儿童:行为干预显著改善夜间觉醒(SMD=-0.33,95% CI=-0.50~-0.16)、睡眠时长(SMD=-0.10,CI=-0.19~-0.02)、整体睡眠紊乱(SMD=-0.37,CI=-0.56~-0.18)及母亲睡眠质量(SMD=-0.57,CI=-0.81~-0.34),但证据确定性均为低等级。
· ADHD群体:干预组在就寝抵抗(SMD=-0.27)、夜间觉醒(SMD=-0.44)、睡眠焦虑(SMD=-0.29)及生活质量(SMD=-0.37)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平均效应量中等(SMD范围-0.18~-0.49),但仅30%的RCTs报告了不良反应数据。
· ASD群体:睡眠紊乱改善显著(SMD=-0.70,CI=-1.30~-0.09),但因样本量小(仅6项RCTs),证据确定性极低。
2.客观与主观指标的差异:
· 主观报告(如睡眠日记)显示行为干预效果更显著,而客观指标(如睡眠监测仪)仅支持睡眠效率改善(SMD=-0.63,CI=-1.10~-0.16),提示生态效度局限。
3.其他非药物干预的有限证据:
· 体重毯、光疗对特定人群(如早产儿、夜间遗尿症)可能有效,但因RCTs数量不足(<2项),无法进行荟萃分析。
· 药物治疗(如褪黑素)的疗效未被纳入本综述,但文献指出其短期效果显著(如睡眠潜伏期缩短),但长期安全性数据缺乏。
4.方法学局限性:
· 约57%的RCTs存在分配隐蔽性不足、盲法缺失等偏倚风险。
· 证据确定性受限于小样本(中位样本量283人)、宽置信区间及发表偏倚(Egger检验p<0.10占25%)。
行为及心理教育睡眠干预对主观睡眠结局的综合分析
本研究首次系统量化了非药物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的跨人群效应,证实行为干预在改善睡眠参数及关联结局方面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但证据确定性普遍较低。关键结论包括:
1)行为疗法为核心:多成分行为干预(如家长培训、睡眠卫生教育)对健康儿童、ADHD及ASD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但效应量较小(SMD≤0.5);2)临床应用挑战:证据质量低限制了临床决策,需高质量、长期随访的RCTs进一步验证;3)研究缺口:针对神经发育障碍、抑郁症等合并症人群的证据匮乏,且非药物干预的耐受性评估不足。
未来需标准化干预术语(如明确“行为训练”组件)、探索数字疗法(如DISCA项目)及长期效果,并强化RCTs中对不良反应的系统性监测。尽管行为干预成为当前唯一证据支持的非药物选择,但其实际应用仍需结合个体化评估及多学科协作。
原始出处:
Hornsey SJ, Gosling CJ, Jurek L, Nourredine M, Telesia L, Solmi M, Butt I, Greenwell K, Muller I, Hill CM, Cortese S; DISCA Team. Umbrell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Efficacy of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Sleep Disturbanc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25 Mar;64(3):329-345. doi: 10.1016/j.jaac.2024.10.015. Epub 2024 Nov 26. PMID: 39608635.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