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像被长辈干预的小情侣一样分分合合。由于角化棘皮瘤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皮肤界一直以来都将两者视为独立的两个疾病。2018年出版的第四版WHO皮肤肿瘤中,将角化棘皮瘤划归到鳞状细胞癌的一种亚型。又恰逢国内医疗主管部门对医生职业范围的严格限制,导致大量曾经签发病理报告,但是执业医注册为皮肤性病的医师失去了发皮肤病理报告的权限。因此,在过去几年间,由于第四版WHO皮肤肿瘤和国内政策的共同影响,大病理医生签发的报告大多已不再区分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了。
针对这两个疾病是否是同一个疾病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不断有相关文献涌现出来。然而,2023年第五版WHO皮肤肿瘤的更新中,又将两者分开了:角化棘皮瘤(KA)与角化棘皮瘤样高分化鳞状细胞癌(SCC- KA type)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本文不谈免疫组化和分子相关话题,仅通过临床和镜下HE形态,鉴别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
首先,详细了解这两个疾病的临床表现。
角化棘皮瘤
临床表现:
临床分增生期、成熟期和消退期,生长速度通常在几周到几个月内达到高峰,然后绝大多数于半年内可自行消退,遗留轻度色素减退性瘢痕。
角化棘皮瘤有多种亚型:
孤立性角化棘皮瘤
最常见,与UVB照射有关,常发生在日光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颈、前臂、小腿。但是也有舌、阴茎、外阴等不常见部位的报道。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0岁,男女比2~3:1。表现为单个的、红色或紫色丘疹或结节,初为圆顶状皮色或红色小丘疹,中心呈火山口样凹陷,充以角质栓,周围是较光滑的隆起的包围环,病变常在几周内迅速增大至0.5~2cm。巨大型(>5cm)好发于鼻部和手背。这些结节通常是无痛的,但可能会因为其大小和位置而引起不适。
多发性边缘离心型
皮损呈环状向边缘扩张,中央呈礁石样外观。
泛发性发疹型
表现为数百至数千丘疹分布于非曝光部位。
多发性家族性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损数目达数百个。
甲下型
多发生于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