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STTT:诱导化疗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

来源 2025-02-20 12:08:41 医疗资讯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是一种侵袭性强、进展迅速的肺癌亚型,约占所有肺癌诊断的15%。尽管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ES-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但患者的生存获益有限,中位总生存期(OS)仅延长2.0至4.7个月。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表明SCLC的肿瘤微环境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免疫抑制性,CD8+ T细胞浸润不足是ICIs疗效有限的关键原因。此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过度表达与SCLC的不良预后相关,VEGF通过下调内皮黏附分子(如ICAM-1和VCAM-1)减少免疫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因此,靶向VEGF通路可能增加CD8+ T细胞的浸润并减少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增强ES-SCLC的抗肿瘤反应。

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试验(NCT05001412),旨在评估卡瑞利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VEGFR抑制剂)及化疗在未经治疗的ES-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抗肿瘤活性及生物标志物。该研究纳入患者年龄在 18-75 岁之间,经组织学确诊为 ES-SCLC,之前未接受过 ES-SCLC 的治疗,ECOG 体力状况评分 0 或 1,具有可测量病灶。患者首先接受2个周期的依托泊苷和卡铂(EC)诱导化疗,随后接受2-4个周期的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联合EC治疗,最后进入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维持治疗阶段。主要终点为安全性,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通过靶向测序和全转录组测序(WTS)探索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果

从2021年1月21日至2022年8月20日,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36例可评估疗效。所有患者均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75.0%的患者发生了≥3级TEAEs,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5.0%)、贫血(15.0%)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5.0%)。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在36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88.9%(95% CI: 73.9%–96.9%),中位PFS为7.3个月(95% CI: 6.6–9.2),中位OS为17.3个月(95% CI: 11.8–未达到)。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RB1突变、高肿瘤突变负荷(TMB)、高自然杀伤(NK)细胞和干扰素水平与较长的PFS相关,而高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水平与较短的PFS相关。

结论

诱导化疗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在未经治疗的ES-SCLC患者中显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和显著的抗肿瘤活性,ORR为88.9%,中位PFS为7.3个月,中位OS为17.3个月。RB1突变、高TMB、高NK细胞和干扰素水平可能是预测该治疗方案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未来的随机对照研究将进一步验证该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

原始出处

Liu M, Qiu G, Guan W, et al. 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camrelizumab plus apatinib an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trial.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25; 10:65.

Tags: STTT:诱导化疗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化疗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