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Clin Psychol Rev:抑郁症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感知改善的效果如何?

来源 2025-02-14 12:09:56 医疗资讯

负面自我感知在青少年抑郁症的发展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其在治疗过程中变化的敏感性了解有限。本研究旨在通过荟萃分析,探讨11至24岁青少年接受抑郁症治疗后,自我感知的变化情况。通过整合控制组治疗试验中的相关数据,评估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症状及自我感知改善的效果,为治疗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纳入了20项相关的随机对照治疗试验(总样本量N = 2041),这些研究均评估了治疗前后青少年抑郁症症状及自我感知的变化。研究主要指标包括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和自我感知(如自尊心、负面自我评价等)的变化。所有数据通过标准化均差(g值)进行效应量合并,并计算95%置信区间。研究还采用了元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状改善与自我感知变化之间的关联。此外,所有试验的异质性和偏倚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出版偏倚检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抑郁症状(g = -0.30; 95% CI: -0.52, -0.08)和自我感知(g = 0.33; 95% CI: 0.16, 0.49)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尽管两者均显示出小幅度的改善,治疗对自我感知的影响显著大于对抑郁症状的改善。然而,元回归分析未发现抑郁症状的改善与自我感知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尽管治疗在改善两者方面都有一定效果,但这些变化并非相互关联。研究还发现,尽管治疗能有效改变青少年的自我感知,改善幅度相对较小,说明现有的治疗方法可能未能充分针对负面自我感知进行有效干预。

干预措施对抑郁症结局的合并效应

本研究表明,抑郁症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青少年的负面自我感知,然而这些变化的效果较为有限,且抑郁症状的改善与自我感知的变化并无明显关联。由于青少年在治疗中对自我感知的重视,未来的干预措施应更多关注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以期更有效地改善其抑郁症状并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原始出处:

Dean RL, Lester KJ, Grant E, Field AP, Orchard F, Pile V. The impact of interventions for depression on self-perceptions in young 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Clin Psychol Rev. 2025 Feb;115:102521. doi: 10.1016/j.cpr.2024.102521. Epub 2024 Nov 24. PMID: 39622116.

Tags: Clin Psychol Rev:抑郁症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感知改善的效果如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