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桡骨远端骨折(DRF)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占所有骨折的16%。关节内骨折在DRFs中很常见,约占所有DRFs的60%,这是由各种力(如韧带张力、骨压缩和剪切力)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借助CT扫描和三维(3D)重建,外科医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骨折模式。手术干预对于关节内骨折是必要的,以实现适当的关节面解剖重建和确保安全固定。研究发现,韧带插入物的存在可导致骨折线反复出现,特别是在许多两部分骨折中,因此引入了“骨寡聚单位”一词。根据生物力学功能和解剖特征,对关节碎片进行鉴定和命名。根据三柱理论,中间柱处的碎片包括掌侧缘、尺背角(DUC)、背壁和游离关节内碎片。在DRFs的临床治疗中,特异性碎片固定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提出多年。
然而,在特定碎片固定的概念上也存在争议。一方面,目前文献缺乏对DRFs关节内骨折线分布的全面、系统的描述,导致对骨折模式的认识不清。另一方面,关于关节内DRFs的最佳治疗方法也存在争议,特别是掌侧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之间的争议。学习方法为分析大量复杂断裂线提供了机会。Li,Jiantao等收集了50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前CT资料,重点对形态学骨折线进行聚类分析,以确定分类。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294例关节内DRFs,以总结骨折类型并讨论每种骨折类型的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29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线,采用k均值和分层聚类算法进行聚类。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治疗结果。在功能评价方面,评估并记录随访12个月时手臂、肩和手的快速残疾(DASH)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手腕关节活动度(ROM)和握力相对于健康手腕的百分比;获得掌侧倾角(VT)、径向倾角(RI)和尺侧方差(UV)的影像学参数;仔细评估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机器学习过程在DRFs上的流程图
桡骨远端骨折碎片的定义:掌缘碎片,2。中间片段,3。放射状茎柄碎片,4。5.背壁碎片。尺背角(DUC)碎片;4+5:背缘碎片
关节内DRFs根据受累程度分为2组,根据受累程度分为3型。每组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I型,两部分骨折,其中一方掌侧/背侧完整;II型,三部分骨折,掌侧/背侧单纯受累;III型,4处骨折伴掌侧/背侧骨折
对于1.1型DRFs,骨折线从乙状窦切迹穿过到掌侧关节面。形态学特征和临床治疗如下:a)-b)骨折线聚集并覆盖于关节内表面;c) 1.1类DRFs的模型;d)关节面骨折线的CT扫描;e)-f)术后后前位和侧位x线图像
对于1.2型DRFs,冠状骨折线靠近背侧,形成背侧碎片。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治疗如下:a)-b)骨折线聚集覆盖于关节内表面;c) 1.2类drf的模型;d)关节面骨折线的CT扫描;e)-f)术后后前位和侧位x线图像
对于2.1型DRFs,骨折线起源于乙状骨切迹,延伸到关节面背侧和掌侧,形成独特的“├”形状。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治疗如下:a)-b)骨折线聚集覆盖于关节内表面;c) 2.1类DRFs的模型;d)关节面骨折线的CT扫描;e)-f)术后后前位和侧位x线图像
对于2.2型DRFs,骨折线呈冠状穿过关节面并延伸至掌侧,呈“-”形。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治疗如下:a)-b)骨折线聚集覆盖于关节内表面;c) 2.2类drf的模型;d)关节面骨折线的CT扫描;e)-f)术后后前位和侧位x线图像
2.3型DRFs,骨折线沿背侧穿过,桡骨茎突呈“Y”形。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治疗如下:a)-b)骨折线聚集覆盖于关节内表面;c) 2.3类drf的模型;d)关节面骨折线的CT扫描;e)-f)术后后前位和侧位x线图像
3.1型DRFs的骨折线从乙状骨切迹、背侧、桡侧和掌侧出发,沿骨间脊交叉形成“x”形。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治疗如下:a)-b)骨折线聚集覆盖于关节内表面;c) 3.1类DRFs的模型;d)关节面骨折线的CT扫描;e)-f)术后后前位和侧位x线图像
3.2型DRFs的骨折线从乙状骨切迹、背侧、桡侧和掌侧出发,沿骨间脊交叉形成“+”形。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治疗如下:a)-b)骨折线聚集覆盖于关节内表面;c)第3.2类drf的模型;d)关节面骨折线的CT扫描;e)-f)术后后前位和侧位x线图像
掌侧病变组的治疗结果
观察背侧影响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共纳入294例患者,分为掌侧和背侧两组。每组进一步分为三种类型:I型,两部分骨折,其中一方掌侧/背侧完整;II型,三部分骨折,掌侧/背侧单纯受累;III型,4处骨折伴掌侧/背侧骨折。掌侧钢板固定作为标准治疗,而联合钢板固定用于干骺端和内嵌的粉碎性背侧骨缺损。除3.2型DRFs的屈曲(75.56±7.48)°和伸曲(61.65±9.9)°范围小于其他背侧类型外,掌侧组和背侧组的术后x线片参数、功能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
结论:根据掌侧或背侧的影响情况,提出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新分类。掌侧钢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而联合钢板固定可作为治疗背侧粉碎性骨折的替代方法。
原始出处:
Yuling, Gao; Yanrui, Zhao; Yang, Liu;A new distal radius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fragments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 clustering method.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24 Dec 30;25(1):1085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