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一种非侵袭性乳腺癌,这是乳腺导管内恶性上皮细胞增生,但是还没彻底侵袭基底膜,目前的标准治疗措施是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特点和患者的偏好,手术可以联合或不联合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但是不管使用什么治疗措施,还是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复发。高风险的乳腺导管原位癌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升高有关。因此如果在手术之前使用免疫治疗几个疗程,有可能降低肿瘤的复发风险。有之前的研究将免疫治疗的K药(帕博利珠单抗)进行肿瘤内注射,注射之后免疫细胞的浸润确实是增加了,但是导管原位癌并没有消退,也就是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不足够的。最近发布在《JAMA Onco》杂志的一项研究探索了将小RNA和免疫治疗联合,以增强肿瘤对治疗的应答概率,癌度为大家做一下编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
参考文献案例示意图
1、肿瘤内注射mRNA-2752和PD-1产生的疗效
任何的新的抗癌药都有一个专属名词,大家不需要钻研mRNA-2752是什么?只需要知道这是一种可以被作为药物的东西,但是具体的治疗和使用都是在临床试验中获得验证。这是一项一期临床试验,对于高风险乳腺癌导管原位癌的定义是:年龄小于45岁、肿瘤病灶大于5厘米、高级别和可触及肿瘤病灶、激素受体阴性或HER2表达阳性。对患者使用PD-1的帕博利珠单抗联合mRNA-2752,用药方式是肿瘤病灶内给药。
入组患者的病灶缩小情况
由于一期临床试验主要是验证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所以招募了10名患者入组用药,结果如上面的图示,在所有接受治疗的10名患者中,8名患者对治疗有应答,所有8名患者均是HER2阳性或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其中3名患者的可评估肿瘤病灶完全消失(完全缓解),3名治疗后肿瘤核心活检结果为阴性的病人拒绝了手术,并且在1到2年后保持无病状态。
在安全性方面,所有患者均出现了长达1周的发烧、不适、流感样症状、腋窝淋巴结肿大、红斑、注射部位肿胀和乳房肿胀。1名患者出现了间歇性荨麻疹持续了3个月。为了提升患者的耐受性,两种药物后面都做了适度的减量。
参考文献:
Kirithiga Ramalingam, MD, et al., ntratumoral Injection of mRNA-2752 and Pembrolizumab for High-Risk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 Phase 1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ogy (2025).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