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35岁女子变身“点头娃娃”,邻居以为她童心未泯,真相竟是……

来源 2024-12-12 06:01:18 医疗资讯

35岁的王女士最近几年的生活像是走上了一条倾斜的坡道,步履蹒跚不说,连头也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尽管生活充满了挑战,她一度认为这些症状只是“紧张”或“疲劳”所致。然而,10多天前,情况急转直下,她的四肢突然开始剧烈抖动,甚至无法端起饭碗、迈开步伐,连饮水也频频呛咳,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医生追问病史后发现,王女士早在7年前就出现了行走不稳的症状,随后逐渐加重,期间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却效果不佳。更令人震惊的是,王女士的家族中竟有多位成员都经历过相似的痛苦——包括她的父亲、兄弟、祖母和表亲在内,家族的病史如同一条遗传的锁链,将这些症状紧紧绑在了一起。

王女士到底怎么了?

根据王女士临床表现、家族史及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为进一步证实临床诊断及其分型,完善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因检测,在征得王女士及其弟和妹的知情同意之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毛细管电泳技术,发现王女士ATXN2基因CAG重复次数约42次,呈异常扩增,其妹重复次数约14 和18次,其弟重复次数约18次。王女士最终确诊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型(SCA2),该家系明确为SCA2型家系。

图片

图片

什么是SCA2?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临床、遗传和病理异质性的退行性变,主要影响小脑及其联络纤维,发病率为(0~5.6)/10万。迄今已发现40余种亚型,各亚型分布存在地区和种族差异,其中SCA3型是我国最常见的亚型,SCA2型主要分布在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国家,我国报道较少。

SCA2型是由ATXN2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2q (23~24区)CAG重复次数异常所致,正常重复次数 为13~31次,SCA2型CAG重复次数超过31次,并且重复次数越多、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严重,具有遗传早现现象。

临床表现

SCA2型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异质性,发病年龄、病程、CAG重复次数均可影响其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周围神经病变、眼球慢扫视运动及锥体外系症状等。在SCA2型所出现的锥体外系症状中,以帕金森病样症状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8.2%),肌张力障碍相对少见(发生率为4%~5%)。

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对SCA2型的诊断具有提示意义,可以呈发作性、亦可为持续性,多出现于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之后,以肌张力障碍为首发症状者较为少见,症状稳定或缓慢进展。

治疗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辅酶Q10、利鲁唑、丹曲林等,间充质干细胞、反义寡核苷酸、钙离子稳定剂等药物治疗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针对肌张力障碍,左旋多巴、肉毒杆菌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有报道称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可改善SCA2型患者的肌张力障碍症状,但有加重共济失调之风险。

参考资料:

赵亚楠,李梦,方艳博,等.以肌张力障碍为发病特点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型一例[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4,24(07):579-582.

张妞妞,刘新通.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治疗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4,16(05):89.

Tags: 35岁女子变身“点头娃娃”,邻居以为她童心未泯,真相竟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