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羟氯喹(HCQ)是治疗SLE的重要药物,能够有效减轻疾病活动并减少发作次数。然而,随着研究对长期使用HCQ引发视网膜病变的担忧增加,临床实践中逐渐建议降低HCQ的剂量。尽管如此,剂量的减少是否会导致SLE病情加重以及住院率上升仍未有明确结论。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HCQ与SLE患者因病情加重住院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平衡HCQ的长期副作用与其短期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病例交叉设计,纳入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某学术健康系统接受治疗的SLE患者。这些患者均使用HCQ并且至少有1次因SLE活动加重住院的记录。研究中,病例期定义为患者因SLE加重住院的时间段,而对照期则为患者没有住院的时间段。暴露因素为基于体重的HCQ剂量(≤5 mg/kg/天或>5 mg/kg/天)及非体重相关的HCQ剂量(<400 mg/天或400 mg/天),每个病例期或对照期为6个月。通过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校正了之前的疾病活动情况、肾功能、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计算各组的住院风险比(OR)。
结果显示,在2,974名使用HCQ的SLE患者中(平均年龄36.5岁,92%为女性),584名患者至少因SLE加重住院1次。其中122名患者在使用HCQ期间因SLE加重住院,并且在研究期间至少有1个使用HCQ但未住院的对照期。结果表明,使用较低体重相关剂量的HCQ(≤5 mg/kg/天)与住院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调整后的OR为4.20,95%置信区间为1.45–12.19)。同样,使用较低非体重相关剂量的HCQ(<400 mg/天)也与住院风险增加相关(调整后的OR为3.39,95%置信区间为1.31–8.81)。
研究设计与主要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较低剂量的羟氯喹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加重住院风险的增加存在显著关联。尽管长期使用HCQ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应予以重视,但在降低HCQ剂量的过程中,需要谨慎权衡其短期内可能导致SLE活动加剧的风险。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到这些短期与长期风险,以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策略。
原始出处:
Hydroxychloroquine Dose and Hospitalizations for Active Lupus. Arthritis Rheumatol. 2024 Oct;76(10):1512-1517. doi: 10.1002/art.42924. Epub 2024 Jun 21. PMID: 38831643; PMCID: PMC11421966.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