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神经解剖学
神经系统解剖学按照神经系统概述、局部神经科学和系统神经科学的顺序进行了分类编排,使读者可以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地了解复杂的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系统功能
扩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相关内容,同时添加了近几年来神经科学在信号传递、转录因子、干细胞、诱发电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功能等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新突破,进一步阐释了神经系统在正常和病理状况下的特点
附加显微图像、放射影像学和组织切片染色图,为学习神经科学提供了全面的视觉辅助从睡眠障碍到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从癫痫的生物学基础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新增的“临床意义”板块简明扼要地展示了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在神经科学中的结合
参与摄食、体重和代谢调节的信号系统
图片来源:NETTER'S ATLAS OF NEUROSCIENCE
下丘脑参与调节食物摄入量、体重和新陈代谢
空腹时、胃黏膜产生ghrelin, 刺激下丘脑弓状核的细胞以提高摄食量
瘦素 (Ieptin) 是一种由白色脂肪组织在代谢活动中生成的激素, 同样作用于弓状核
高水平的ghrelin和低水平的瘦素均可刺激摄入食物,但高水平的瘦素并不抑制摄食活动
Ghrelin和瘦素能通过垂体门脉系统的血管进入缺乏血脑屏障的弓状核,作用于下丘脑弓状核的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肽Y(NPY)和刺鼠相关蛋白(AgRP)作为神经递质,通过与室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和下丘脑外侧区的联系,以及至臂旁核的下行联系,来激活摄食行为
弓状核的其他神经元利用阿黑皮素原(POMC)的衍生物,如a-促黑素细胞激素和β-内啡肤, 与上文所提到的下丘脑及脑干的靶区建立联系,抑制摄食行为
来自视上核的昼夜节律相关神经纤维投射至上述下丘脑核团,将昼夜节律的影响叠加至摄食行为之上
同样叠加在这一通路的还有来自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的联系,包括嗅觉投射
这为食物摄取和食欲提供了情感、行为和意志活动的调
参考文献
[1] NETTER'S ATLAS OF NEUROSCIENCE ( 第3版)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