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粗大前降支弥漫性严重狭窄伴360°钙化,旋磨后再次冲击波球囊预扩张

来源 2024-05-14 18:00:35 医疗资讯

弥漫病变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8岁。

现病史: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胸闷胸痛不适,位于剑突下,每次持续约3~5分钟不等,休息后可自行缓解,近几天来胸闷胸痛症状发作的频率及程度较前明显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

既往史: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口服达格列净、阿卡波糖调控血糖。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血压150/90mmHg,未口服药物治疗。

2 初步诊断

1.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Ⅱ级

2. 2型糖尿病

3. 高血压病(很高危)

3 冠脉造影

右桡动脉入路,5F TIG造影导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

冠脉开口正常,冠脉呈右优势型;

LM未见明显狭窄,LAD近中段弥漫性狭窄50%~90%,近段可见瘤样扩张,远段可见局限性狭窄80%,前向血流TIMI 3级。

LCX细小,近段局限性狭窄80%,前向血流TIMI 3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RCA近中段原支架通畅,支架内未见再狭窄,后降支近段可见弥漫性狭窄达70%,属原发病变,前向血流TIMI 3级。

图片

4 介入治疗

根据造影结果,准备处理前降支病变。

经右桡动脉途径,鞘管内先后追加注入肝素9000U,6F EBU 3.5指引导管到位左冠脉口。

第一根Sion blue导丝难以通过前降支近端病变,遂更换Fielder XT-R导丝顺利通过LAD近中段病变到达远端,沿Fielder XT-R导丝送入2.0×15mm球囊于LAD病变处以8~12atm行预扩张。

预扩张后送一根Sion导丝通过近端病变到达LAD远段,交换LAD内XT-R导丝,送第二根Sion blue导丝至LAD远端。沿第二根Sion blue导丝送入3.0F超声导管发现LAD近中段病变360°环形钙化,决定启动旋磨。

图片

图片

用Finecross交换一根旋磨导丝到达LAD远端,沿导丝送入1.5mm旋磨头以每分钟15~17万转对LAD近中段病变行旋磨术。

图片

旋磨后用Finecross交换第二根Sion blue导丝至LAD远端,沿第二根Sion blue导丝送入3.0F超声导管测得LAD近段病变仍大于270°环形钙化。

遂决定近段病变应用赛禾冲击波球囊3.0×12mm,应用三个周期后,沿第二根Sion blue导丝再次送入3.0F超声导管近段病变钙化环多重散射、钙化环断裂。

图片

图片

图片

后沿第二根Sion blue先导丝由远及近依次串联植入2.5×18mm、3.0×13mm两枚支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沿Sion导丝送入2.0×15mm球囊于LCX近段病变处以8atm行预扩张,沿Sion导丝送入2.5×15mm支架一枚植入LCX近段病变处以8atm释放。

图片

图片

再送3.5×13mm支架到前降支近段,与前降支中段支架衔接。

图片

图片

沿导丝先后送入2.5×12mm、3.0×12mm、3.5×8mm高压球囊于LAD血管架内以12~18atm行后扩张。沿导丝送入一根新2.5×12mm高压球囊于LCX血管架内行后扩张。

图片

沿导丝再次送入3.0F超声导管测得LAD近中段支架贴壁良好,复查造影提示支架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未见夹层及血栓影,TIMI血流3级。

沿导丝再次送入3.0F超声导管测得LCX近中段支架贴壁良好。

图片

复查造影提示支架贴壁良好,无残余狭窄,未见夹层及血栓影,TIMI血流3级。

图片

图片

冲击波球囊前:

图片

冲击波球囊后:

图片

遂结束手术,撤出导管导丝,拔出鞘管,加压包扎,术中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手术顺利,安返病房。术中用碘海醇310ml,肝素9000U。

术后嘱:右上肢加压制动4小时,术后4小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予以0.9%盐水缓慢静滴以水化,促进造影剂排泄,嘱患者多喝水,保持情绪稳定,继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观察血压、心率,及时对症处理。

Tags: 粗大前降支弥漫性严重狭窄伴360°钙化,旋磨后再次冲击波球囊预扩张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