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Mol Psychiatry:基于生态瞬时评估的精神健康个体自杀意念的发生及特征

来源 2024-05-14 10:00:32 医疗资讯

自杀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9年全球有近70万人死于自杀。而在美国,2021年每一次自杀事件,致死以外的自杀尝试次数高达38次。与此相比,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还要高出很多。部分没有精神疾病诊断的自杀者占总自杀人数的5%至40%不等,这表明存在着没有明显精神疾病但经历自杀意念的人群。

然而,这类研究样本规模较小,评估方法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对健康个体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杀意念情况缺乏深入研究。因此,这篇研究利用精神疾病与健康个体样本,采用经验采样法研究自杀意念情况,测试是否存在没有精神疾病但有自杀意念表现的健康个体,以及两组在应对压力下自杀意念程度的差异。

研究方法上,作者对样本每天通过智能设备进行6次情感自测,每个2小时进行1次,随机间隔以防顺序影响。自杀倾向采用9题量表进行评估,0-4分划分程度。同时调查8类压力事件的发生与否。处理30多次以上有效数据的样本纳入分析。对比健康对照组和患者组在时间维度上的自杀倾向及压力事件报告情况。

统计方法上,采用混合效应 logistic回归模型对比两组在压力事件和自杀倾向报告上的差异,采用混合效应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两组在特定压力事件后自杀倾向变化程度的差异。

表1 健康志愿者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从结果来看,正常对照组和患者组在性别配对程度和种族构成上差异不大。但在临床特征上两组不同,如患者在抑郁量表和童年创伤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56%无自杀倾向,44%至少有一个积极分数。中位数为0,四分位数范围为0-4。

表 2 EMA 期间表明 SI 的响应比例以及患者报告的 SI 与 HV 相比的比值比

患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分数大于正常对照组,中位数为5,四分位数范围为2-8。其中像“想活着”等分项得分中位数较高。长效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表明,患者出现自杀倾向的概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figure 1

图1:热图描绘了自杀意念总分与推动健康志愿者得分的单个项目之间的关系

正常对照组最常表达的内容为“活下去的理由减少”和“想活着的欲望减少”,但与压力事件无关。真正的自杀倾向表述少见。患者最常见的也是上述两种内容,真正的自杀倾向表述发生率较低。压力事件对其自杀倾向影响也大于正常对照组。

总的来说,研究显示正常对照组中也有一定自杀倾向表现,表现率高于既往报道。这一部分应引起更多关注。

原始出处:

Oquendo, M.A., Galfalvy, H.C., Choo, TH. et al. Occurr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icidal ideation in psychiatrically healthy individuals based on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Mol Psychiatry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4-02560-2

Tags: Mol Psychiatry:基于生态瞬时评估的精神健康个体自杀意念的发生及特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