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衡道丨干货】病理基础——胃息肉

来源 2024-04-29 12:00:57 医疗资讯

 一、胃底腺息肉

在胃底和胃体的腺体为泌酸腺,也称之为胃底腺。

在一张病理切片中,看到胃底腺腺体增生扩张,表面胃小凹变短或消失,就称之为胃底腺息肉(前提是临床诊断为息肉的情况下哦)。

图1是正常的胃底腺病理切片:

图片

图1

再来看看横切面:

图片

图2 排列都是非常整齐紧密,很有规则

图3是一张临床诊断为胃体息肉的病理切片:

可以看到息肉一圈被覆着胃小凹,中间为胃底腺。

图片

图3 有两个超大的、非常显眼的腺体,增生扩张,形态不规则,周边的胃小凹变短,这就是典型的胃底腺息肉

图4也是一张临床诊断为胃体息肉的病理切片:

图片

图4

放大看,就是一群规则的小腺体当中出现了一些增生扩张的“显眼包”:

图片

图5

是不是非常简单。

再看两张图片巩固一下,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胃底腺息肉的病理切片:

图片

图6

图片

图7

简单总结一下,在胃底和胃体,胃底腺增生扩张成囊性,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胃小凹变短或消失,这样的息肉就是胃底腺息肉

 二、增生性息肉

胃增生性息肉是一种良性的胃上皮性病变,是第二大常见的胃息肉,排在胃底腺息肉之后。

最常见于胃窦部,主要是由于胃黏膜里隐窝上皮的增生,隐窝扩张造成的,目前认为跟胃黏膜受到各种刺激后发生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比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

组织学上,增生性息肉由拉长而弯曲(增生)的小凹上皮和增生的腺体构成,黏膜有炎性改变。

图8是一张胃窦的切片,可以看到胃小凹增生扭曲延长,腺体囊性扩张,间质密密麻麻的,有很多炎症细胞浸润。

图片

图8

图9也是胃窦的切片,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腺体排列还算紧密,胃小凹增生延长,腺体囊性扩张。

图片

图9

放大看:

图片

图10

图片

图11

图片

图12

图10、图11、图12三张图片都很相似,胃窦腺体排列很紧密,但是能明显看到增生变长、囊性扩张的胃小凹,在腺体之间以及腺体下方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

图13是胃体的息肉,低倍镜下就可以看到胃底腺排列很紧密,没有增生扩张的不规则的胃底腺,因此不是胃底腺息肉。周边的胃小凹增生扭曲延长,间质还能看到很多炎细胞浸润,表面血管充血所以这就是胃体的增生性息肉。

图片

图13

简单总结一下,胃增生性息肉好发于胃窦部,胃小凹增生延长扭曲扩张,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关于胃息肉,你学会了吗?

Tags: 【衡道丨干货】病理基础——胃息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