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衡道丨病例】一文详解!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型如何进行病理诊断?

来源 2024-03-01 11:05:10 医疗资讯

 定义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MEN2)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肿瘤综合征,由胚系RET基因的激活突变导致。可分为MEN2AMEN2B

MEN2A:

经典型是以甲状腺髓样癌(MTC)为特征,通常与嗜铬细胞瘤和(或)甲状旁腺肿瘤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MEN2A亚型包括MEN2A伴皮肤苔藓淀粉样变性、MEN2AHirschsprung病(先天性巨结肠)、家族性MTC

MEN2B:

罕见,特征是早期出现MTC、患嗜铬细胞瘤高风险、特殊的体格表现。

 流行病学特点

MEN2AMEN2B真实发病率不定,估计分别为1/19735001/38750000

MEN2的外显率认为是1/30000,男女比例约为1:1。

 临床病理表现

1.甲状腺髓样癌:

  • 30%MTCMEN2相关,通常为其首发表现,MEN2B发病较早,诊断时通常已发生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为颈部淋巴结,肺,肝,骨;

  • 降钙素和CEA为最佳肿瘤标志物;

  • 通常为C细胞的“增生-肿瘤”的进展过程。

  • C细胞增生:分为原发性(MTC癌前病变)和生理性;二者均要求一个低倍视野(x100)可见局灶至少50个C细胞;原发性C细胞增生还要求形成细胞簇(6~8个细胞)。

  • 浸润性癌:C细胞穿透滤泡基底膜(IV型胶原可辅助诊断)、失去器官样排列、间质出现促结缔组织增生反应。

图片

MEN2 图A:C细胞由增生进展至肿瘤;图B:免疫组化Calcitonin;图C:同一病例中,免疫组化Calcitonin显示对侧甲状腺存在C细胞增生。

2.嗜铬细胞瘤:

  • 40-60%MEN2患者发生嗜铬细胞瘤,发病年龄30-40岁;

  • 通常为肾上腺髓质的“增生-肿瘤”的进展过程,且为双侧性、多灶性病变;

  • 嗜铬细胞瘤有时能表达降钙素,但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角蛋白及CEA阴性可将其从转移性髓样癌中鉴别。

  • 肾上腺髓质增生:无皮质萎缩时,肾上腺髓质超过1/3的腺体厚度,和(或)髓质出现于肾上腺尾部时。

图片

MEN2A: 肾上腺髓质增生中出现的嗜铬细胞瘤(星号)。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约20-30%MEN2A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MEN2B患者不发生;主要见于RET基因634号密码子突变,发病年龄>30岁。

  • MEN相关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现为单个腺体长度>6~8mm,重量>40~60mg。

  • 甲状旁腺腺瘤:周围有萎缩性边缘且切除后可达到生化指标上的治愈;

  • 甲状旁腺增生:多发、无萎缩性边缘。

图片

MEN2A: 一位MEN2A患者的甲状旁腺腺瘤:肿大的腺体重0.70g,大小8×5×4mm。切除腺体后,甲状旁腺素水平恢复正常。

4.其他病变

图片

左:MEN2B患者出现马凡体型中常见的细长手指;右:MEN2A患者出现皮肤苔藓淀粉样变。

 分子改变

  • RET基因定位于10q11.2,从头突变很少发生在MEN2A的患者中,而发生于绝大多数MEN2B患者(≥90%)。

  • MEN2A中最常见的突变是密码子634>85%),其次是密码子609、611、618620,而M918T突变见于>95%MEN2B患者;

  • C634R突变表现为经典的三联征:MTC-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鉴别诊断

1.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 :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

定义:

MEN1是一种由MEN1胚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导致多灶性的肿瘤性内分泌病变,包括甲状旁腺、胰腺内分泌部、十二指肠,垂体前叶;少数情况下还可累及胃、肾上腺皮质、胸腺和肺;此外还可累及皮肤、中枢神经细胞和软组织等非内分泌器官。

图片

MEN1甲状旁腺大体表现:呈多结节状增生,体积增大(>8mm),重量增加(>60mg)。

图片

MEN1甲状旁腺镜下表现:甲状旁腺微结节性腺瘤病,增生结节主要由主细胞构成,其次是由嗜酸细胞和(或)透明细胞构成。不同于散发性甲状旁腺腺瘤,MEN1相关甲状旁腺增生周围甲状旁腺组织缺乏特征性的萎缩性边缘。生物学行为多为良性。

图片

MEN1:一例11岁男孩患者的垂体肿瘤,体积较大。

图片

MEN1垂体肿瘤:常多发,且分泌多种激素;生长激素和泌乳素最为常见;较散发性病例有更多S-100阳性的滤泡星形细胞,侵袭性及Ki-67增殖指数更高。

图片

MEN1:十二指肠黏膜下神经内分泌肿瘤。

图片

MEN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MEN1占卓-艾综合征患者的20-30%,是PanNET最常见的激素综合征,其次为高胰岛素低血糖血症等;

镜下见胰腺单或多个微腺瘤(<0.5CM)呈小梁状-假腺样排列,嗜酸细胞与透明细胞混杂;80%出现十二指肠周或胰周淋巴结转移。

图片

左:免疫组化显示MEN1患者十二指肠生长激素细胞增生;右:免疫组化显示MEN1患者胰腺胰腺胰高血糖素微腺瘤。

十二指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可多激素阳性,以一种激素为主导,包括胰高血糖素,胰多肽,胰岛素和生长抑素;罕见情况下也可表达非胰腺激素如生长激素。

图片

MEN1其他病变:左:肾上腺皮质腺瘤;中:肾上腺皮质结节状增生;右:面部血管纤维瘤。还可累及胸腺和支气管、胃、中枢神经系统、软组织、乳腺等。

2.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4型 

(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4,MEN4):

定义: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4型(MEN4)是常染色体显色遗传的肿瘤综合征,由胚系CDKNIB突变导致表型类似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典型病变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特别是甲状旁腺,垂体和胰腺的肿瘤。

参考文献及书籍

1.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Endocrine and Neuroendocrine Tumours. 4th Edition.

2.《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分泌系统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 陈杰 主编

3. Nosé, V., Gill, A., Teijeiro, J. M. C., Perren, A., & Erickson, L. (2022). Overview of the 2022 WHO Classification of Familial Endocrine Tumor Syndromes. Endocrine pathology, 33(1), 197–227. https://doi.org/10.1007/s12022-022-09705-5.

Tags: 【衡道丨病例】一文详解!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型如何进行病理诊断?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