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过年的餐桌上
总少不了油炸的年货
很多家庭都会提早准备
用一锅油
炸出一盆盆美食
但是做完总会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
剩下的油该怎么办?
扔了?太浪费
留下继续用?太危险!
*文末的省流版一定不能错过
回锅油危害真不少!
01、产生致癌物
油脂经过高温处理以及反复“回锅”使用,很容易产生多种致癌物,比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杂环胺等。有数据提到,反复使用7次的回锅油中,丙二醛的含量可以增加到30倍以上。
可能很多人对丙二醛比较陌生,它其实是油脂酸败后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的丙二醛摄入,不仅会降低动物体能、损伤神经、破坏肠道细胞结构,还具有致突变和致癌的作用。
一项由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科学家主导的一项关于回锅油与小鼠健康的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反复使用的食用油后,小鼠体内的基因表达状况会发生改变,促进乳腺癌的发展。至于原因,研究者认为,在高温下反复使用的油,其中的甘油三酯会断裂,并对游离的脂肪酸进行氧化,使得油中的丙二醛水平上升。丙二醛的致癌属性使小鼠的基因表达水平出现了变化,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乳腺癌的转移。
02、含有反式脂肪酸
烹调油经过煎炸,其中反式脂肪酸的形成主要是来自于不饱和脂肪酸的异构化。这种成分会使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含量升高,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引发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会随着回锅油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种类的油脂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有差异。有试验表明,使用大豆油煎炸食物,反式脂肪酸的变化不明显;使用葵花籽油在煎炸过程中反式脂肪酸变化最为显著,反式油酸、反式亚油酸和反式亚麻酸的含量都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使用菜籽油煎炸,反式脂肪酸变化也较为显著,且随着时间和次数的增加而积累;使用花生油煎炸,虽然反式脂肪酸变化较为明显,但反式脂肪酸总量不高,也不会随着煎炸时间和次数的增加而大量积累。
图源:unsplash:copyright:Daria Nepriakhina :Ukraine:
03、容易氧化酸败
反复使用的回锅油会受到空气中氧气和水分等的影响,促进氧化酸败。 油脂氧化酸败的过程中会产生醛、酮和某些羧酸使得油脂带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也就是所谓的哈喇味。同时还会破坏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会导致肠胃不适。另外,油脂氧化酸败后产生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也会加速人体衰老的速度。 酸价是用来评价食用油酸败程度的指标,酸价越高说明油脂酸败越严重。有研究对比了未煎炸食用油与煎炸1次、2次、3次、4次、5次食用油的酸价(每次油炸2h),发现油脂回锅使用的次数越多,产生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也越高,煎炸5次的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是煎炸1次的7.4倍、5.6倍。油脂情况
酸价(mg/g)
过氧化值%
未煎炸
1.35
0.023
煎炸1次
2.13
0.054
煎炸2次
4.26
0.126
煎炸3次
6.95
0.175
煎炸4次
10.88
0.207
煎炸5次
15.73
0.304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2]
04、营养价值降低
回锅油中的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等营养成分会大大降低,并且煎炸时间越久被破坏的就越多。有研究提到,花生油中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但在经过了2小时的煎炸后只剩下17%了。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经过高温油炸会有70%~90%会被破坏,“回锅油”破坏得更为严重。图源:unsplash:copyright:Wine Dharma
不想浪费如何合理利用?
煎炸食物后剩下的油量可不少,扔了太浪费了。如果想二次利用就要注意使用方式,不要再次高温烹调,这样才会健康一些。凉拌菜、做汤
做凉拌菜或汤品的时候,放1小勺剩油,能提升风味。拌馅
咱们平时做饺子馅/包子馅,都得放一些油,不仅方便和馅,还能锁住馅料中蔬菜的水分,口感也更好。用经过了炸香的食用油,既不浪费,又能增加风味。蔬菜焯水
对于有异味或者草酸含量高的蔬菜,一般都要先焯水再烹调。焯水的时候放入1小勺油,不仅能让蔬菜保持色泽,还能减少部分营养流失。图源:pexels:copyright:Zamani Sahudi
保存剩油注意这些细节
虽然煎炸食物剩下的油可以二次利用,但前提是一定要做好以下3点。
01、油的选择
如果希望油炸剩下的油可以二次利用,建议选择烟点高一点的烹调油,比如一级大豆油、一级葵花籽油、一级菜籽油、一级玉米油,同时不要油炸太久,时间越短越好。02、静置冷却
煎炸食物完成后需立即关闭热源并让油静置,冷却之后再转移到其他容器中进行储存。03、过滤残渣
油炸过食物的油里会有很多黑色杂质,这些成分对健康不利,可以在容器口处放一块粗棉布或者纱布,将油脂过滤一下。图源:unsplash:copyright:rani george
健康吃油还要注意这些定期更换油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植物油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同。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在替换食用油时选择种类差异较大的。
注意控制油温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食用油基本都属于精炼食用油,烟点较高,因此当油冒烟时油温已经很高了。油温过高不仅会产生致癌物苯并芘,而且还会破坏食物本身的营养物质。
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合理搭配
动物油脂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日常生活中,正常的肉类摄入基本能满足人们对饱和脂肪酸的需求,因此建议多选用植物油,而素食者则需要额外补充饱和脂肪酸。
每天摄入食用油的量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一般每人每天25~30克。尽量用煮、蒸、焖、炖,使用定量油壶等以减少用量。
注意食用油储存方式
食用油包装未开封前,未经暴晒的植物油的保质期为18个月,开封后应该在3个月内吃完。存放时要远离热源,分装瓶选用带颜色的,从而使其避光、避热、隔绝空气,延缓食用油的变质。一旦有哈喇味说明食用油氧化严重,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会产生氧化产物对人体健康有害,破坏维生素,因此不能再食用。
省流版
回锅油危害大,最好别吃,并且最好少吃煎炸食物。偶尔煎炸食物剩下的油,舍不得扔可以用来做凉拌菜或汤品、拌馅、焯蔬菜、做花卷,但别用来炒菜或煎炸食物哦!
参考文献:
1.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李杜娟.反复煎炸的食用油酸败指标检测与食用安全[J].河南科技,2021,40(5):127-129
3.袁美娟,薛文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验证回锅油的品质[J].食品科技,2012,37(8):283-285289
4.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百科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5.杨雪莲,张翔宇,谢建春,王成涛.部分食品煎炸用油的反式脂肪酸比较[J].中国食品学报,2021,21(1):327-333
来源:科普中国 审核:邵逸夫医院 临床营养科 此内容已获授权经邵逸夫医院综合编辑整理-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