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截至2022年,全球有390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3750万(3180万- 4360万)成人(15岁或以上),150万(120万- 210万)名儿童(0-14岁)。在所有感染者中,53%是女性,
约 86% 的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HIV,约55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HIV。自HIV开始传播以来,全球有8560万人(6480万-1.13亿人)感染艾滋病毒,有4040万人(3290万- 513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不过,如果发现得早,且进行了及时、规范治疗,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已经可以接近正常人群水平。目前,我国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已实现了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得到了有效控制,抗病毒治疗覆盖比例已经达到了90%以上,治疗成功比例也达到95%以上,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疗法)对艾滋病的控制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早已经形成共识:HIV感染应尽早发现确诊,尽早开展有效治疗,艾滋病感染早期开始ART治疗,对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证实,已确证的HIV携带者即便在较高的CD4水平下,立即开展抗艾滋病病毒(HIV)治疗,感染者也会从中受益。2016年6月,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调整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的通知》中将免费抗病毒治疗标准调整为:建议对有治疗意愿的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均实施抗病毒治疗。
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曾刊登了一篇重磅研究论文,科学家们发现,在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下,即便是进行了无保护的性行为,HIV病毒的感染风险依然是0%!
也就是说,倘若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水平无法被检测到,则病毒就无法传染(undetectable equals untransmittable),即“U=U”,目前“U=U”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机构所认可。
对于大多数的HIV感染者来说,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感染者积极配合,良好的依从性,定期检测身体指标,达到病毒抑制是非常有希望的。
成人及青少年抗病毒治疗时机与方案
1、成人及青少年启动 ART 的时机
一旦确诊 HIV 感染,无论 CD4+T 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均建议立即开始治疗。出现下列情况者需加快启动治疗:
①妊娠;
②诊断为 AIDS;
③急性机会性感染;
④CD4+T 淋巴细胞计数<200 个 /μL;
⑤HIV 相关肾脏疾病;
⑥急性期感染;
⑦合并活动性 HBV 或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
2、成人及青少年初始 ART 方案
初治患者推荐方案为 2 种 NRTIs 类骨干药物联合第三类药物治疗。第三类药物可以为 NNRTIs 或增强型 PIs(含利托那韦或考比司他)或 INSTIs;也可选用复方单片制剂(STR)。基于我国可获得的抗病毒药物,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 ART 的推荐及替代方案为:
抗病毒治疗监测
在 ART 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以评价 ART 的效果,及时发现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是否产生病毒耐药性等,及时更换药物以保证 ART 成功。
1、疗效评估
ART 的有效性主要通过病毒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和临床症状三方面进行评估,其中病毒学的改变是最重要的指标。
①病毒学指标:大多数患者 ART 后血浆病毒载量 4 周内应下降 1 个 log 以上,在治疗后的 3~6个月病毒载量应低于检测下限。
②免疫学指标:启动 ART 后 1 年内,CD4+ T 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增加 30% 或增 长 100 个/μL,提示治疗有效。
③临床症状:ART 后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和艾滋病的病死率可以大大降低。对于儿童,可观察其身高、营养及发育改善情况。
2、病毒耐药性检测
病毒耐药是导致 ART 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 ART 疗效不佳或失败者可行基因型耐药检测。
3、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短期不良反应和长期不良反应,尤其是一些抗病毒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体质量增加、骨质疏松、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及时识别并给予相应处理,必要时更换 ART 方案。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而影响 ART 疗效,所以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4、药物浓度检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特殊人群的 TDM,如儿童、妊娠妇女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等。
ART治疗对于患者本身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样的,对于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也有重要的意义。如果HIV感染者都可以尽早检测得到确诊,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尽早通过药物将体内病毒降至检测范围以下,就不会有新的病例产生,人类战胜艾滋病也就指日可待!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