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2023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2023年4月13日-16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梅斯医学特整理本次会议即将公布的最新研究进展,精彩内容邀您持续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米兰发表了题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前神经保护治疗研究进展”的会议汇报。
卒中是我国成人首位致死致残性疾病,通过静脉溶栓和血管介入治疗,实现血管再通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尽管可实现血管再通,仍有一半患者无法获得良好的预后。
众所周知,卒中是我国成人首位致死致残性疾病,通过静脉溶栓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尽早的实现血管再通,是目前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尽管闭塞血管成功再通,但仍有近一半患者无法获得良好的预后。目前认为,在血管再通前,梗死核心的快速进展以及可挽救的半暗带组织过少、再通期间再通失败或由于微循环障碍导致的无复流现象,或是栓子逃逸和核心血栓形成时造成的早期的闭塞现象,或灌注损伤是导致卒中患者血管再通但最终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在血管再通的基础上,针对上述因素进行有效的神经保护治疗,有望进一步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考虑到院前救护车和院内急诊绿道的环境和特殊性啊,在应用上最理想的血管再通神经保护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
首先,应当尽量选择非血运途径或不单纯依赖于血运途径发挥作用的保护措施,以避免闭塞血管尚未开通时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其次,由于院前阶段以及院内评估期间患者的诊断尚不明确,神经保护措施血液应该对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以及卒中模拟病包括癫痫、低血糖发作等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此外,神经保护的干预药物和设备的储存条件不应有过多的限制,并且操作应当尽量简便,以方便急救人员。在患者的发病现场、救护车或者急诊室均可开展实施,并且不会因为实施神经保护干预而延误患者发病至再灌注的时间。
既往的一些研究已经对部分的神经保护干预在血管再通前甚至是在院前阶段实施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概述。
综上,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前神经保护治疗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