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量表
1、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
测试项目 |
评 分 标 准 |
得 分 |
Ⅰ无支撑坐位 |
0分:不能保持坐位 |
|
1分:能坐,但少于5min |
|
2分:能坚持坐5min |
|
Ⅱ健侧“展翅”反应 |
0分:肩部无外展或肘关节无伸展 |
|
1分:反应减弱 |
|
2分:反应正常 |
|
Ⅲ患侧“展翅”反应 |
0分:肩部无外展或肘关节无伸展 |
|
1分:反应减弱 |
|
2分:反应正常 |
|
Ⅳ支撑站位 |
0分:不能站立 |
|
1分:在他人的最大支撑下可站立 |
|
2分:由他人稍给支撑即能站立1min |
|
Ⅴ无支撑站立 |
0分:不能站立 |
|
1分:不能站立1min或身体摇晃 |
|
2分:能平衡站立1min以上 |
|
Ⅵ健侧站立 |
0分:不能维持1~2s |
|
1分:平衡站稳达4~9s |
|
2分:平衡站立超过10s |
|
Ⅶ患侧站立 |
0分:不能维持1~2s |
|
1分:平衡站稳达4~9s |
|
2分:平衡站立超过10s |
|
|
评价动作 |
判定标准 |
1 |
长坐位 |
不能独立完成,需辅助 |
2 |
长坐位 |
能独立完成 |
3 |
端坐位 |
能独立完成,但不稳定.外力一推即倒 |
4 |
坐位平衡反应出现 |
端坐位,外力破坏坐位姿势时出现调整反应 |
5 |
膝手卧位 |
能够完成并且可以抬起一侧上肢,一侧下肢 |
6 |
跪位 |
可以维持,但不稳定,一推即倒 |
7 |
跪位步行 |
跪位稳定,并且可以利用跪位步行 |
8 |
站立位 |
可以维持站立,但不稳定,重心移动时常不能维持站立 |
9 |
单腿站立 |
重心转移可以维持站立位 |
10 |
平衡板上站立 |
站在平衡板上,PT摇动平衡板患者,出现平衡反应 |
11 |
站立平衡反应 |
外力破坏患者的立位平衡,可出现立位平衡反应 |
Berg平衡量表
3、检查内容
|
|
1.由坐位到站位指导:起立。尝试不用手支撑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能够站立,无需用手可维持平衡(3)能够站立,用手可以维持平衡(2)能够站立,用手可以维持平衡,但要尝试数次(1)站立或维持稳定需要少量的辅助(0)站立需要中等到很多的辅助 |
2.无扶持站立指导:无扶持站立2min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如果受试者可安全站立2min,本项满分,直接进入站位到坐位 |
(4)能够站立2min(3)能够站立2min,需要监护(2)能够站立30s,不需扶持(1)能够站立30s,不需扶持,需要几次尝试(0)无辅助,不能站立30s |
3.无扶持坐位,双脚落地指导:双臂抱于胸前坐位2min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能够坐2min(3)能够坐2min,监护下(2)能够坐30s(1)能够坐10s(0)能够坐10s,需扶持 |
4.由站位到坐位指导:坐下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维持平稳坐位,基本不用手扶持(3)需用手控制下滑(2)用腿的背侧抵住椅子以控制下滑(1)可独立坐位但不能控制下滑(0)坐位需要辅助 |
5.位置移动指导:从椅子移动到床上,再从床上移动到椅子上,可用手或不用手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位置移动较少用手(3)位置移动必须用手(2)位置移动需言语提示或监护(1)需要1人辅助(0)需要2人监护或辅助 |
6.无扶持站立,闭眼指导:闭眼,无扶持静立10s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能够站立10s(3)能够站立10s,监护下(2)能够站立3s(1)闭眼不能坚持3s,但可站稳(0)需帮助防止跌倒 |
7.双足并拢站立不需扶持指导:双足并拢站立不需扶持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可双足并拢站立1min(3)双足并拢站立1min,需监护(2)双足并拢站立不能坚持30s(1)到站位需要帮助,但双足并拢可站立15s(0)到站位需要帮助,但双足并拢站立不足15s在无扶持站立时完成以下项目 |
8.手臂前伸指导:手臂上举90度,尽可能伸手取远处的物品。(检查者将直尺置于指尖处,臂前伸时勿触及直尺。测量身体尽量前伸时的距离)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可前伸10cm(3)可前伸5cm(2)可前伸超过2cm(1)前伸,需要监护(0)需帮助避免跌倒 |
9.自地面拾物指导:拾起足前的鞋子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可轻松拾起(3)可拾起,需要监护(2)不能拾起,差2.54-5.08cm(1-2英寸).可保持平衡(1)不能拾起,尝试时需监护(0)不能尝试/需要辅助避免跌倒 |
10.躯干不动,转头左右后顾指导:交替转头,左右后顾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左右后顾时重心移动平稳(3)只能一侧后顾,另一侧有少量重心移动(2)只能转到侧面,但可维持平衡(1)转头时需要监护(0)需要辅助避免跌倒 |
11.转身360度指导:转身360度,停顿,反向旋转360度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双侧都可在4s内完成(3)一侧可在4s内完成(2)能完成转身,但速度慢(1)转身时需密切监护或言语提示(0)转身时需要辅助无扶持站立时动态移动重心 |
12.计数脚底接触板凳的次数指导:每只脚交替放于板凳上,直到每只脚能踏上板凳上4次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可独自站立,20s内踏8次(3)可独自站立,踏8次超过20s(2)监护下,无辅助可踏4次(1)最简单的辅助可踏2次(0)需要辅助才能避免跌倒,不能尝试踏凳 |
13.无扶持站立,一只脚在前指导:双脚前后位站立,如果困难,增加双足前后距离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 |
(4)双足可前后接触位站立30s(3)双足前后站立不能接触站立30s(2)可迈小步后独立坚持30s(1)迈步需要帮助,坚持15s(0)站立或迈步失衡 |
14.单腿站立指导:不需扶物,单腿站立评分:选出分类的最低分数分 |
(4)可抬腿,坚持超过10s(3)可抬腿5-10s(2)可抬腿超过3s(1)尝试抬腿,不能坚持3s,但可独自站立(0)不能尝试/需要辅助避免跌倒 |
36分及36分以下提示有100%的跌倒危险。 |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
1、上肢
|
|
坐位或仰卧位 |
|
1有无反射活动 |
0分 |
1分 |
2分 |
|
1肱二头肌 |
不引起反射活动 |
|
能引起反射活动 |
|
2肱三头肌 |
同上 |
|
同上 |
|
2屈肌协同运动 |
0分 |
1分 |
2分 |
|
3肩上提 |
完全不能进行 |
部分完成 |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
|
4肩后缩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5外展≥90度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6肩外旋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7肘屈曲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8前臂旋后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3伸肌协同运动 |
0分 |
1分 |
2分 |
|
9肩内收、内旋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10肘伸展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11前臂旋前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4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 |
0分 |
1分 |
2分 |
|
12手触腰椎 |
没有明显活动 |
手仅可向后越过髂前上棘 |
能顺利进行 |
|
13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伸直 |
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
在接近规定位置时肩关节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
能顺利充分完成 |
|
14肩0度,肘屈90度,前臂旋前、旋后 |
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前 |
肩、肘位正确,基本上能旋前、旋后 |
顺利完成 |
|
5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
0分 |
1分 |
2分 |
|
15肩关节外展90度,肘伸直,前臂旋前 |
开始时肘就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 |
可部分完成此动作或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 |
顺利完成 |
|
16肩关节前屈举臂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
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发生外展 |
肩屈曲中途、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 |
顺利完成 |
|
17肩屈曲30度~90度,肘伸直,前臂旋前旋后 |
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 |
肩、肘位置正确,基本上能完成旋前旋后 |
顺利完成 |
|
6反射亢进 |
0分 |
1分 |
2分 |
|
18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指屈肌三种反射 |
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 |
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二个反射活跃 |
活跃反射≤1个,且无反射亢进 |
|
7腕稳定性 |
0分 |
1分 |
2分 |
|
19肩0度,肘屈90度时,腕背屈 |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度 |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拒阻力 |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
|
20肩0度,肘屈90度,腕屈伸 |
不能随意屈伸 |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 |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
|
8肘伸直,肩前屈30度时 |
0分 |
1分 |
2分 |
|
21腕背屈 |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度 |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拒阻力 |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
|
22腕屈伸 |
不能随意屈伸 |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 |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
|
23腕环形运动 |
不能进行 |
活动费力或不完全 |
正常完成 |
|
9手指 |
0分 |
1分 |
2分 |
|
24集团屈曲 |
不能屈曲 |
能屈曲但不充分 |
能完全主动屈曲 |
|
25集团伸展 |
不能伸展 |
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 |
能完全主动伸展 |
|
26钩状抓握 |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
握力微弱 |
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 |
|
27侧捏 |
不能进行 |
能用拇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抵抗拉力 |
可牢牢捏住纸 |
|
28对捏拇食指可挟住一根铅笔 |
完全不能 |
捏力微弱 |
能抵抗相当的阻力 |
|
29圆柱状抓握 |
同26 |
同26 |
同26 |
|
30球形抓握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10协调能力与速度手指指鼻试验连续5次 |
0分 |
1分 |
2分 |
|
31震颤 |
明显震颤 |
轻度震颤 |
无震颤 |
|
32辨距障碍 |
明显的或不规则的辨距障碍 |
轻度的或规则的辨距障碍 |
无辨距障碍 |
|
33速度 |
较健侧长6秒 |
较健侧长2~5秒 |
两侧差别<2秒 |
|
2、下肢
|
|
仰卧位 |
|
1有无反射活动 |
0分 |
1分 |
2分 |
|
1跟腱反射 |
无反射活动 |
|
有反射活动 |
|
2膝腱反射 |
同上 |
|
同上 |
|
2屈肌协同运动 |
0分 |
1分 |
2分 |
|
3髋关节屈曲 |
不能进行 |
部分进行 |
充分进行 |
|
4膝关节屈曲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5踝关节背屈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3伸肌协同运动 |
0分 |
1分 |
2分 |
|
6髋关节伸展 |
没有运动 |
微弱运动 |
几乎与对侧相同 |
|
7髋关节内收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8膝关节伸展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9踝关节跖屈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
坐位 |
|
4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 |
0分 |
1分 |
2分 |
|
10膝关节屈曲 |
无主动运动 |
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曲,但屈曲<90度 |
屈曲>90度 |
|
11踝关节背屈 |
不能主动背屈 |
主动背屈不完全 |
正常背屈 |
|
站位 |
|
5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
0分 |
1分 |
2分 |
|
12膝关节屈曲 |
在髋关节伸展位时不能屈膝 |
髋关节0度时膝关节能屈曲,但<90度,或进行时髋关节屈曲 |
能自如运动 |
|
13踝关节背屈 |
不能主动活动 |
能部分背屈 |
能充分背屈 |
|
仰卧 |
|
6反射亢进 |
0分 |
1分 |
2分 |
|
14查跟腱、膝和膝屈肌三种反射 |
2~3个明显亢进 |
1个反射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活跃 |
活跃的反射≤1个且无反射亢进 |
|
7协调能力和速度跟-膝-胫试验,快速连续作5次 |
0分 |
1分 |
2分 |
|
15震颤 |
明显震颤 |
轻度震颤 |
无震颤 |
16辨距障碍 |
明显不规则的辨距障碍 |
轻度规则的辨距障碍 |
无辨距障碍 |
17速度 |
比健侧长6秒 |
比健侧长2~5秒 |
比健侧长2秒 |
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
1、FIM量表

2、FIM功能水平和评分标准:
独立:活动中不需他人帮助
1. 完全独立7分-- 构成活动的所有作业均能规范、完全地完成,不需修改和辅助设备或用品,并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2. 有条件的独立6分-- 具有下列一项或几项:活动中需要辅助设备;活动需要比正常长的时间;或需要安全方面的考虑
依赖:为了进行活动,患者需要另一个人予以监护或身体的接触性帮助,或者不进行活动
①有条件的依赖--患者付出50%或更多的努力,其所需的辅助水平如下:
- 监护和准备5分-- 患者所需的帮助只限于备用、提示或劝告,帮助者和患者之间没有身体的接触或帮助者仅需要帮助准备必需用品;或帮助带上矫形器。
- 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4分-- 患者所需的帮助只限于轻轻接触,自己能付出75%或以上的努力。
- 中度身体接触的帮助3分-- 患者需要中度的帮助,自己能付出50%~75%的努力。
②完全依赖 -- 患者需要一半以上的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否则活动就不能进行。
- 大量身体接触的帮助2分-- 患者付出的努力小于50%,但大于25%。
- 完全依赖1分-- 患者付出的努力小于25%。
FIM的最高分为126分运动功能评分91分,认知功能评分35分,最低分18分。
126分=完全独立;108分~125分=基本独立;90~107分=有条件的独立或极轻度依赖;72~89分轻度依赖;54~71分中度依赖;36~53分=重度依赖;19~35分=极重度依赖;18分=完全依赖。
昏迷量表GCS
|
|
|
项目 |
患者反应 |
评分 |
睁眼E |
对疼痛无反应捏患者时不睁眼 |
1 |
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捏患者时能睁眼 |
2 |
对语言剌激可有反应大声向患者提问时患者睁眼 |
3 |
自然睁眼 |
4 |
言语反应V |
无反应不发声 |
1 |
不可理解的反应发声 |
2 |
不适当反应能理解,无意义 |
3 |
含混反应言语错乱,定向障碍 |
4 |
完全清醒,定向佳正确会话,人时地定向 |
5 |
运动反应 |
无反应捏痛患者毫无反应 |
1 |
痛刺激有伸展反应捏痛时患者身体呈大脑强直:上肢伸直、内收内旋,腕指屈曲,下肢与去皮质强直同 |
2 |
痛刺激出现屈曲反应捏痛时患者身体呈去皮质强直:上肢屈曲、内收内旋;下肢伸直,内收内旋,踝跖屈 |
3 |
痛刺激出现逃避反应捏痛时患者撤出被捏的部分 |
4 |
痛刺激出现局部反应捏痛时患者拨开医生手 |
5 |
正常反应能执行简单命令 |
6 |
≤8有昏迷;≥9示无昏迷;<8──严重损伤;9~11──中度损伤;≥12──轻度损伤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题号 |
检查内容 |
记分 |
1现在是那一年? 2现在是什么季节? 3现在是几月份? 4今天是几号?5今天是星期几? 6我们现在是在哪个国家? 7我们现在是在哪个城市? |
0/7 |
8 |
我们现在是在哪个城区或什么路、哪一个省? |
0/1 |
9 |
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哪个医院? |
0/1 |
10 |
这里是第几层楼?你是哪一床? |
0/1 |
11 |
我告述你三样东西,在我说完之后请你重复一遍它们的名字,“树”、“钟”、“汽车”。或者“皮球”“国旗”“树木”请你记住,过一会儿我还要你回忆出它们的名字来。 |
0/3 |
12 |
请你算算下面几组算术:100-7=? 93-7=? 86-7=? 79-7=? 72-7=? |
0/5 |
13 |
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你记住的那三种东西的名字? |
0/1 |
14 |
出示手表这个东西叫什么? |
0/1 |
15 |
出示铅笔这个东西叫什么? |
0/1 |
16 |
请你跟我说“如果、并且、但是” |
0/1 |
17 |
我给你一张纸,请你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左/右手未受累侧拿着这张纸”;“用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把纸放在你的左腿上” |
0/10/1 |
18 |
请你念念这句话,并按上面的意思去做。“闭上你的眼睛” |
0/1 |
19 |
请你给我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
0/1 |
20 |
出示图案请你按这个样子把它画下来。 |
0/1 |
闭上你的眼睛文盲小于17分、小学小于20分、中学以上小于24分为痴呆。20-26 轻度痴呆,10-19 中度痴呆,10以下严重痴呆。
抑郁自评量表(DSD)
评测项目 |
A |
B |
C |
D |
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
|
|
|
|
我觉得一天早晨最好 |
|
|
|
|
我一阵阵地哭出来 |
|
|
|
|
我晚上睡眠不好 |
|
|
|
|
我吃得和平常一样多 |
|
|
|
|
我与异性接触和以往一样愉快 |
|
|
|
|
我感觉体重在下降 |
|
|
|
|
我有便秘的苦恼 |
|
|
|
|
我心跳比平常快 |
|
|
|
|
我无缘无故感到累 |
|
|
|
|
我的头脑与平常一样清楚 |
|
|
|
|
我觉的经常做的事情没有困难 |
|
|
|
|
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
|
|
|
|
我对将来有希望 |
|
|
|
|
我比平常容易生气 |
|
|
|
|
我觉得做出的决定是容易的 |
|
|
|
|
我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 |
|
|
|
|
我的生活过得有意思 |
|
|
|
|
我认为我死了别人好过些 |
|
|
|
|
平常感兴趣的事情我仍然感兴趣 |
|
|
|
|
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测项目 |
A |
B |
C |
D |
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 |
|
|
|
|
我无缘无故感到害怕 |
|
|
|
|
我容易心里烦乱 |
|
|
|
|
我觉得我可能快发疯 |
|
|
|
|
我觉得一切都好 |
|
|
|
|
我手脚发抖 |
|
|
|
|
我因为头疼而苦恼 |
|
|
|
|
我觉得容易累 |
|
|
|
|
我觉得心平气和 |
|
|
|
|
我觉得心跳很快 |
|
|
|
|
我因为头疼而苦恼 |
|
|
|
|
我有晕倒发作 |
|
|
|
|
我呼气吸气很容易 |
|
|
|
|
我的手脚麻木刺痛 |
|
|
|
|
我因为胃疼而烦恼 |
|
|
|
|
我常常要小便 |
|
|
|
|
我的手脚经常干燥温热 |
|
|
|
|
我脸红发热 |
|
|
|
|
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的很好 |
|
|
|
|
我做噩梦 |
|
|
|
|
日常生活活动ADL
1、日常生活活动ADL
项目 |
评分标准 |
月 日 |
1. 大便 |
0=失禁或昏迷5=偶尔失禁每周<1次10=能控制 |
|
2. 小便 |
0=失禁或昏迷或需由他人导尿5=偶尔失禁每24小时<1次,每周>1次10=能控制 |
|
3. 修饰 |
0=需帮助5=独立洗脸、梳头、刷牙、剃须 |
|
4. 用厕 |
0=依赖别人5=需部分帮助10=自理 |
|
5. 吃饭 |
0=依赖别人5=需部分帮助夹饭、盛饭、切面包10=全面自理 |
|
6. 转移床←→椅 |
0=完全依赖别人,不能坐5=需大量帮助2人,能坐10=需少量帮助1人或指导15=自理 |
|
7. 活动步行在病房及其周围,不包括走远路 |
0=不能动5=在轮椅上独立行动10=需1人帮助步行体力或语言指导15=独立步行可用辅助器 |
|
8. 穿衣 |
0=依赖5=需一半帮助10=自理系开钮扣、关、开拉锁和穿鞋 |
|
9. 上楼梯上下一段楼梯,用手杖也算独立 |
0=不能5=需帮助体力或语言指导10=自理 |
|
10. 洗澡 |
0=依赖5=自理 |
|
ADL能力缺陷程度:0~20分 极严重功能缺陷;25~45分 严重功能缺陷;50~70分 中度功能缺陷;75~90分 轻度功能缺陷;100分 自理 。 |
ADL自理程度:0~35分 基本完全辅助;35~80分 轮椅生活部分辅助;80分 轮椅自理水平;80~100分 ADL大部分自理;100分 ADL完全自理。 |
2、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
进食:
10 —— 独立,包括配戴辅助工具及进行相关预备活动
8 —— 能独立,但在以下情况需要协助,入切肉,打开盒装牛奶,瓶盖
5 —— 在监督下进食,要协助入糖、盐、抹黄油和其他预备活动
2 —— 能操作食具,如汤勺,但要他人在进食过程中主动协助
0 —— 依赖
洗澡:
5 —— 在没有他人在旁能自行洗澡,包括浴池、盆池或淋浴
4 —— 在调节水温或转移时需要监督
3 —— 在转移到淋浴处或浴缸、清洗需要协助
1 —— 每一个步骤也需协助
0 —— 依赖
修饰:
5 —— 患者能自行清洗脸、双手、梳头、刷牙,男性能使用任何剃须刀包括插入刀片,使用电插头,女性能涂上化妆品
4 —— 完成所有个人卫生项目,但在完成操作之前或之后需要协助
3 —— 在每一个或以上步骤需要协助
1 —— 每一个步骤都需协助
0 —— 不能进行整个过程,依赖
穿衣:
10 —— 独立,包括穿、脱腰封或支具8 —— 需要轻度协助,如系并纽扣、拉链、鞋带
5 —— 协助穿上或脱掉衣服
2 —— 患者有小量参与,但整体需要协助
0 —— 依赖
入厕:
10 —— 独立,包括转移、整理衣服及用便纸。如在晚间借助便具,并能自行清理
8 —— 需监督。在夜间使用便椅或尿壶,需协助清理5 —— 整理衣服、转移或洗手时需协助2 —— 整个过程需协助
0 —— 依赖
大便控制:
10 —— 完全控制排便,有需要时能自行使用栓剂或灌肠8 —— 能在监督下使用栓剂、灌肠。偶尔失禁
5 —— 患者能配合合适位置,需协助进行通便或清洁。偶有失控现象
2 —— 需协助摆放合适位置排便及进行通便之方法
0 —— 失禁
小便控制:
10 —— 能控制。如需要借助外置或内置便具,能自理8 —— 大致能保持全日干爽。偶尔失禁或需轻度协助使用内置或外置便具
5 —— 保持干爽除夜间外,需协助使用便具
2 —— 失禁,但能协助运用外置或内置便具
0 —— 失禁,或依赖他人导尿
床椅转移:
15 —— 独立,包括锁轮椅、移脚踏
12 —— 在监督下转移
8 —— 在任何方面需他人协助
5 —— 能参与,但需大量协助
0 —— 不能参与,需两人或机器协助转移
平地步行:
15 —— 独立步行50米,可使用助行器
12 —— 在帮助或监督下步行50米
8 —— 需协助抓住并操作助行器
5 —— 能在一人不断协助下步行
0 —— 依赖
使用轮椅(步行0-5分者):
5 —— 能以轮椅行走50米,独立停在桌、床、马桶等地方
4 —— 能用轮椅在合理时间内行走在尝使用之地域,在转狭窄角落时需协助
3 —— 将轮椅停在桌前、床边时需他人不断协助1 —— 能在短程推动轮椅
0 —— 依赖
上下楼梯:
10 —— 独立上下一段楼梯,可使用扶手或助行器
8 —— 整体不需协助,但因安全理由上需监督
5 —— 患者上下楼梯时需监督及协助,拿助行器
2 —— 整个过程需协助
0 —— 不能上下楼梯
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
口语表达 |
听理解 |
阅读 |
书写 |
|
信息量 |
流利性 |
系列语言 |
复述 |
命名 |
是/否题 |
听辨认 |
口头指令 |
视读 |
听字辨认 |
字画匹配 |
读指令执行 |
填空 |
姓名地址 |
抄写 |
听写 |
系列书写 |
看图书写 |
自发书写 |
|
词命名 |
反应命名 |
颜色命名 |
朗读 |
理解 |
朗读 |
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
1、Hoffer步行能力分级
Ⅰ |
不能步行(nonambulator) 完全不能步行 |
Ⅱ |
非功能性步行 (nonfunctional ambulator) 借助于膝-踝-足矫形器(KAFO)、手杖等能在室内行走,又称治疗性步行。 |
Ⅲ |
家庭性步行 (household ambulator) 借助于踝-足矫形器(AFO)、手杖等能在室内行走自如,但在室外不能长时间行走。 |
Ⅳ |
社区性步行 (community ambulator) 借助于AFO、手杖或独立可在室外和社区内行走、散步、去公园、去诊所、购物等活动,但时间不能持久,如需要离开社区长时间步行仍需坐轮椅。 |
|
|
2、Holden步行功能分类
|
0级: |
无功能 患者不能走,需要轮椅或2人协助才能走。 |
Ⅰ级: |
需大量持续性的帮助 需使用双拐或需要1个人连续不断地搀扶才能行走或保持平衡。 |
Ⅱ级: |
需少量帮助 能行走但平衡不佳,不安全,需1人在旁给予持续或间断的接触身体的帮助或需使用膝-踝-足矫形器(KAFO)、踝-足矫形器(AFO)、单拐、手杖等以保持平衡和保证安全。 |
Ⅲ级: |
需监护或语言指导 能行走,但不正常或不够安全,需1人监护或用语言指导,但不接触身体。 |
Ⅳ级: |
平地上独立 在平地上能独立行走,但在上下斜坡、在不平的地面上行走或上下楼梯时仍有困难,需他人帮助或监护。 |
Ⅴ级: |
完全独立 ,在任何地方都能独立行走。 |
痉挛评定量表
1、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0 |
无肌张力增加 |
I |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即肌肉接近最长距离时)呈现出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
I+ |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肌肉在偏长的位置时)突然卡住,继续进行PROM始终有小阻力 |
II |
肌张力增加较明显:在PROM的大部分范围内均觉肌张力增加,但受累部分的活动仍算容易进行 |
III |
肌张力严重增高:PROM检查困难 |
IV |
僵直:僵直于屈或伸的位置,不能活动 |
“1末、 半、2大、3全、4僵”
2、Clonus分级法
0 |
无阵挛 |
I |
阵挛持续1-4s |
II |
持续5-9s |
III |
持续10-14s |
IV |
持续>15s |
心功能评定
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学会)
临 床 情 况 |
持续-间歇活动的能量消耗(千卡/分) |
最大代谢当量(METs) |
功能分级 |
Ⅰ |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
4.0~6.0 |
6.5 |
Ⅱ |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感到舒适。一般体力活动时,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
3.0~4.0 |
4.5 |
Ⅲ |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大受限制,休息时感到舒适,较一般体力活动为轻时,即可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
2.0~3.0 |
3.0 |
Ⅳ |
患有心脏疾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均可使症状加重 |
1.0~2.0 |
1.5 |
治疗分级 |
A |
患有心脏疾病,其体力活动不应受任何限制 |
B |
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不应受限,但应避免重度或竞赛性用力 |
C |
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应中度受限,较为费力的活动应予中止 |
D |
患有心脏疾病,其一般体力活动应严格受到限制 |
E |
患有心脏疾病,必须完全休息,限于卧床或坐椅子 |
肺功能评定
1、呼吸困难分级
1 |
正常 |
|
2- |
轻度 |
能上楼梯从第1层到第5层 |
2 |
能上楼梯从第1层到第4层 |
2 |
能上楼梯从第1层到第3层 |
3- |
中度 |
如按自己速度不休息能走1km |
3 |
如按自己速度不休息能走500m |
3 |
如按自己速度不休息能走200m |
4- |
重度 |
走走歇歇能走200m |
4 |
走走歇歇能走100m |
4 |
走走歇歇能走50m |
5- |
极重度 |
起床、做身边的事感到呼吸困难 |
5 |
卧床、做身边的事就感到呼吸困难 |
5 |
卧床、说话也感到呼吸困难 |
2、呼吸功能分级评定
分级 |
临床表现 |
零级 |
活动如正常人,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无气短 |
Ⅰ级 |
一般劳动较正常人容易出现气短 |
Ⅱ级 |
较快行走或登楼,上坡时气短 |
Ⅲ级 |
慢走100m以内即有气短 |
Ⅳ级 |
讲话,穿衣等轻微活动时气短 |
Ⅴ级 |
安静时也出现气短,不能平卧 |
3、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
通常采用6级制0级----有不同程度肺气肿,但日常生活无影响,无气短1级----较剧烈劳动或运动时出现气短2级----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时出现气短3级----慢走既有气短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气短5级----安静时气短,无法平卧
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
阶段 |
上肢 |
手 |
下肢 |
I |
无任何运动 |
无任何运动 |
无任何运动 |
II |
仅出现联合反应的模式 |
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
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
III |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
可作钩状抓握,但不能伸指 |
在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 |
IV |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肩0,肘屈90,前臂可旋前旋后2.在肘伸直的情况下肩可前屈90°3.手背可触及腰骶部 |
能侧捏及伸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的伸展 |
在坐位上,可屈膝90以上,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背屈踝 |
V |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肘伸直的肩可外展90°2.在肘伸直、肩前屈30°-90°的情况下,前臂可旋前旋后3.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 |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可集团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
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直膝的情况下,可背屈踝,可将踵放在向前迈一小步的位置上 |
VI |
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s) |
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
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在坐位上,在伸直膝的情况下可内外旋下肢,合并足的内外翻 |
Frenchay构音评定总结表
 |
正常 |
轻度障碍 |
中度障碍 |
重度障碍 |
极重度障碍 |
27-28/28a |
18-26/28a |
14-17/28a |
7-13/28a |
0-6/28a |
构音障碍类型: |
|
严重程度分级: |
肌肉力量评定
1、MRC分级评定标准
分级 |
表 现 |
5 |
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 |
5- |
能对抗的阻力与5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
4 |
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的阻力 |
4 |
能对抗阻力,但其大小达不到5级的水平 |
4- |
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
3 |
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一定的阻力 |
3 |
能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
3- |
能作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
2 |
能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50% |
2 |
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 |
2- |
即使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活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
1 |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
0 |
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
分级 |
表 现 |
5 |
能对抗的阻力与正常相应肌肉的相同(充分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 |
5- |
能对抗较充分阻力稍小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
4 |
能对抗比中等程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
4 |
能对抗中等度阻力,活动范围100% |
4- |
能对抗比轻度稍大的阻力,活动范围100% |
3 |
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并能在运动末期对抗轻度的阻力 |
3 |
能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100%的范围,但不能对抗任何阻力 |
3- |
能作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
2 |
能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50% |
2 |
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 |
2- |
即使在消除重力影响下能活动,但活动范围<100%而大于50% |
1 |
触诊能发现有强力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
1 |
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
0 |
无任何肌肉收缩迹象 |
2、Lovett分级评定标准
0级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级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2级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3级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5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DAE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
分级 |
语言表现 |
0级 |
无有意义的言语,无听觉理解能力。 |
1级 |
言语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但大部分需要听者去推测、询问和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听者在言语交流中感到闲难。 |
2级 |
在听者的帮助下,可能进行熟悉话题的交谈。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使患者与检查者都感到进行言语交流有困难。 |
3级 |
在仅需要少量帮助或无帮助下,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的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和(或)理解能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大可能。 |
4级 |
言语流利,但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但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 |
5级 |
有极少的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感到有点儿困难,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觉察到。 |
Carroll手功能试验
分类 |
方法 |
实验用品规格(cm) |
重量(g) |
一、抓握 |
1.抓起正方体木块 |
10×10×10 |
576 |
|
2.抓起正方体木块 |
7.5×7.5×7.5 |
243 |
|
3.抓起正方体木块 |
5×5×5 |
72 |
|
4.抓起正方体木块 |
2.5*2.5*2.5 |
9 |
二、握 |
5.握圆柱体 |
直径4,长15 |
500 |
|
6.握圆柱体 |
直径2.2,长10 |
125 |
三、侧捏 |
7.用拇指与食指侧捏起石板条 |
11×2.5×1 |
61 |
四、捏 |
8.捏起木球 |
直径7.5 |
100 |
|
9-24.分别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环指和小指捏起4个不同大小的玻璃球或钢球 |
直径± 1.6直径±1.1直径± 0.6直径±0.4 |
6.36.61.00.34 |
五、放置 |
25.把一个钢垫圈套在钉子上 |
外径3.5,内径1.5,厚0.25± |
14.5 |
26.把熨斗放在架子上 |
|
2730 |
六、旋前和旋后 |
27.把壶里的水倒进一个杯子里 |
2.84L |
|
28.把杯里的水倒进另一个杯子里(旋后) |
273ml |
|
29.把杯里的水倒进前一个杯子里(旋后) |
273ml |
|
30.把手依次放在头后 |
|
|
31.把手放在头顶 |
|
|
32.把手放在嘴上 |
|
|
33.写上自己的名字 |
|
|
评分标准:0分 全部不能完成1分 只能完成一部分2分 能完成但动作慢或笨拙3分 能正确地完成 |
功能级的确定:1级 微弱 0-25分2级 很差 26-50分3级 差 51-75分4级 部分 76-89分5级 完全 90-98分6级 最大 99分(利手)96分(非利手) |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记录表
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记录表(2-1)
部位 |
体位 |
评 定 项 目 |
评 分 |
月 日 |
月 日 |
上
肢 |
坐
位 |
1·反射活动 1)肱二头肌腱反射 |
|
|
2)肱三头肌腱反射 |
|
|
2·屈肌共同运动 3)肩上提 |
|
|
4)肩后缩 |
|
|
5)肩外展≥90° |
|
|
6)肩外旋 |
|
|
7)肘屈曲 |
|
|
8)前臂旋后 |
|
|
3·伸肌共同运动 9)肩内收、内旋 |
|
|
10)肘伸展 |
|
|
11)前臂旋前 |
|
|
4·部分分离运动 12)手触腰骶部 |
|
|
13)肘伸展时肩屈曲90° |
|
|
14)肩0°屈时90°时前臂旋前旋后 |
|
|
15)肘伸直肩前屈180° |
|
|
5·分离运动 16)肘伸直位肩外展≥90° |
|
|
17)肩屈曲90°肘伸直位时前臂旋转 |
|
|
6·反射亢进 18)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指屈肌反射 |
|
|
腕 |
7·稳定性 19)肩0°肘屈曲90°时伸腕 |
|
|
20)肩0°肘屈曲90°时腕屈伸 |
|
|
8·分离运动 21)肘伸直肩前屈30°时伸腕 |
|
|
22)肘伸直肩前屈30°时腕屈伸 |
|
|
23)肘伸直肩前屈30°时腕环形运动 |
|
|
手 |
9·手指运动 24)集团屈曲 |
|
|
25)集团伸展 |
|
|
2、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记录表(2-2)
部位 |
体位 |
评 定 项 目 |
评 分 |
月 日 |
月 日 |
手 |
坐
位 |
26)钩状抓握 |
|
|
27)侧捏 |
|
|
28)对捏 |
|
|
29)圆柱状抓握 |
|
|
30)球形抓握 |
|
|
10·协调能力与速度 31)震颤 |
|
|
32)辨距障碍 |
|
|
33)速度 |
|
|
下
肢 |
仰 卧 位 |
1·反射活动 34)跟腱反射 |
|
|
35)膝腱反射 |
|
|
2·屈肌共同运动 36)髋关节屈曲 |
|
|
37)膝关节屈曲 |
|
|
38)踝关节背屈 |
|
|
3·伸肌共同运动 39)髋关节伸展 |
|
|
40)髋关节内收 |
|
|
41)膝关节伸展 |
|
|
42)踝关节背屈 |
|
|
坐位 |
4·部分分离运动 43)膝关节屈曲 |
|
|
44)踝关节背屈 |
|
|
站位 |
5·分离运动  
Tags:
汇总!常见常用的康复医学专业评定量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