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美国疾控中心CDC注意到,奥密克戎BQ.1和BQ.1.1以相对快的速度在美国传播,目前已快速形成主流病毒。
其中BA.5从39.2%下降至29.7%,再次大幅降低10%水平,下周预计只有20%的水平;BA.4.6开始快速下降,仅5.5%; BF.7也开始下降,由9.0%下降至7.8%。
此次引人注意的是BN.1(BA.2.75.5.1)占比达4.3%,刚刚从此前的亚株中独立出来,上周仅为3.0%,上升高达50%。
最显著上升的仍然是BQ.1和BQ.1.1。上周,BQ.1和BQ.1.1合计高达35.3%,本周达到44.2%。见:BQ.1.*已占美国奥密克戎35%,最新二价加强针对最新亚变体作用微弱
奥密克戎呈现百花齐放现象,多亚变体共存
从亚变体来看,BN.1相当有潜力的,虽然它的免疫逃逸能力略低于BQ.1.1,但是它的ACE2结合能力大大增强,更有利于其它传播。目前在澳大利亚,BN.1占比达50%。
从上图来看,XBB.1.*系列免疫逃逸能力最强,但是它的ACE2结合力相对较弱,因此,传播速度可能并不快。而BQ.1.*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较强。但是,BN.1.系列的ACE2结合能力极强,虽然免疫逃逸能力略弱一点。可能接下来BN.1.也相当有发展潜力。
另外,奥密克戎还会不断进化,但是进化的空间并不会太大,首选其传播能力的进化,几乎接近了极限。目前新的亚变种,其R0都超过18,即超过了人类已知所有其它的病毒的传播速度,包括麻疹。另外,免疫逃逸水平也极强,对最新的二价mRNA奥密克戎疫苗,也几乎完全逃逸。甚至未来根本无需要疫苗进行防护,更多的靠自然获得免疫来对抗病毒的发展。
同时,从最新的亚变体来看,很难做到一株独大的局面,往往是多个亚变体共存的现象。象此前BA.1, BA.2, BA.5都呈现一株独大的现象。而最近显示是百家争鸣。虽然,从美国的数据来看,BQ.1.*开始占住明显的优势,但是仍然不是压倒式的。而印度,新加坡以XBB.1流行为主,而澳大利亚则为BN.1为主。这可能是奥密克戎的未来真正的形态,多种亚变体共存。
奥密克戎感染后对住院的负担大幅度下降至每百万人100人以内
不过,奥密克戎发展到今天,无论免疫逃逸能力,还是传播能力如何变化,都已很难改变一个事实,它的毒力已大幅度下降,其致死性从多个国家数据来看,为0.02%左右,甚至低于流感水平。从全球主要国家的住院数据来看,虽然,奥密克戎不断变异,但是住院人数却快速下降。虽然,在BQ.1,XBB刚刚流行的上周,住院人数有一个短暂上升(每百万人为100-200人),但仅一周时间就回落至每百万人100人以内,象韩国仅每百万人24人住院的水平。
从新加坡的统计数据来看,因为新冠感染占用的ICU病床占整体ICU病床是很低的,全新加坡有300张ICU病床,其中新冠病人占用12-15张,其它疾病占用170-183张,其余是空床位。整体而言,新冠病人占用ICU病床约为5%。见下图:
奥密克戎的致死率极度下降,死亡率在0%-0.03%左右
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显示,Omicron 感染的住院和死亡风险可以忽略不计。虽然研究者认为接种三针疫苗比两针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但是,Peter A. McCullough医生认为,实际上从高达76000例的样本(监狱犯人样本)观察来看,未接种疫苗人群,感染奥密克戎后死亡人数为零。加上考虑自然免疫状态,Omicron 接种 COVID-19 疫苗对住院和死亡没有提供有意义的保护。同时,也认为Omicron 的二价加强针在临床上没有指征,也没有医学上的必要性。
当然,监狱犯人样本相对特殊,能否代表全部人群,尚存在疑问。
从新加坡的10月18日数据来看,在过去28天,新增感染人数为143627人,其中99.8%是轻症或无症状, 0.2%要求吸氧,0.03%要求ICU照护,0.02%感染者死亡。
如果按年龄划分,死亡人群主要是6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80岁以上。
整体而言,对新加坡而言,疾病负担是相对较轻的。当然,新加坡有另一个优势在于疫苗接种率十分高,全国92%的人口都接种了新冠疫苗。其中有适应症的接种率高达95%,其中总人口的79%人接种了加强针。
另外,从全球多个国家的死亡数据来看,如下图。目前死亡的人数均在每百万人死亡1人以内。而实际上,对于人口年龄分布自然或均衡的人群来说,3万人一天的自然死亡率是平均1人,当然不同国家差别比较大。新冠带来的死亡对人群整体死亡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流感和RSV感染成为全球多国秋冬季节的主要呼吸道感染疾病
美国长滩Memorial Care Miller儿童医院的首席医疗官Graham Tse说,“当然,我们在过去几周里看到了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数量的增加。”儿科病床很快就满了,流感样疾病的急诊室也在增加。Graham Tse表示,RSV开始得很早,流感也在紧随其后。他说,“现在,本地和全国范围内的流感比过去5年都要多,因此,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个相当早期且相当显著的增长。”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和不断出现的新冠肺炎的融合给幼儿带来了麻烦。医生说,这些病毒不仅会一个接一个地袭击,而且再感染并不罕见。
虽然呼吸道病毒往往在寒冷月份爆发,但今年流感和RSV的爆发比往年要早。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表示,在新冠大流行之前,流感季节和RSV的高峰季节通常都是12月到次年2月。
面对这个冬天可能的“三重疫情”,专家建议人们尽量通过接种疫苗来保护自己免受流感和新冠病毒的侵害。
因为RSV没有针对性的疫苗或者是治疗方法。美国专家建议大家都要戴口罩并勤洗手,洗手对预防新冠的用途不大,但是对RSV、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非常重要。
流感目前有明确的治疗药物,尤其是在国内上市的玛巴沙洛韦(速福达),全程只需要口服一粒,即可治愈流感。
针对新冠,仍然以接种疫苗为主,不过也有多款有效的治疗药物被批准上市。
当然,各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基础免疫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还需要谨慎参考上述数据。
参考资料:
Chin ET, Leidner D, Lamson L, Lucas K, Studdert DM, Goldhaber-Fiebert JD, Andrews JR, Salomon JA. Protection against Omicron from Vaccination and Previous Infection in a Prison System. N Engl J Med. 2022 Oct 26. doi: 10.1056/NEJMoa220708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286260.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variant-proportions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ronavirus#explore-the-global-situation
https://petermcculloughmd.substack.com/p/good-news-on-omicron-outcomes-from?r=sn9q0&utm_campaign=post&utm_medium=email
NEJM:三针mRNA疫苗对新冠病毒感染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https://zhuanlan.zhihu.com/p/86895490?from_voters_page=true
https://www.moh.gov.sg/covid-19/statistics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