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针灸二字大家都不陌生,针灸可能有的人已经尝试过,但是有的人还没有尝试过。其实针灸的功能很多,针灸主要是利用针刺来刺激人们的穴位,从而达到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缓解人们疲劳的作用。针灸对治疗癌痛也是有很多功效的,下面看专家的具体介绍吧。
针灸缓解晚期严重癌痛
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约70%的患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受到疼痛的折磨,尤其是一些全身转移的患者。癌症疼痛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症状。少数患者即使使使用多种止痛药也难以改善症状,仅靠意志力是无法忍受的,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表示,针灸治疗可以刺激患者的大脑分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从而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同时,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稳定情绪,增加食物摄入量,增强治疗信心,以平静积极的态度度度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
中医认为,肿瘤患者是典型的正虚邪,即肿瘤实体病变的存在。在癌症的侵袭下,身体的各种功能也长期处于虚弱状态。因此,在针灸治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应该注意穴位的选择和技术的应用,并结合攻击和补充,以纠正和消除邪恶。
比如癌痛取穴最常见的经验"开四关",所谓四是指合谷、太冲两对穴,两穴合称"四关穴",即指人体生命的关口,两穴一气一血,一阴一阳,一手一足,可调节上下阴阳。明代针灸医生有云:"寒热痛,开四关。"取四关穴以理气通血为主,使经络畅通,通则无痛。除四关经验穴外,还根据患者肿瘤部位和寒热虚实选择不同穴位进行辨证施穴。在技术上,先补气再泻实。在针灸技术上,重按轻提为补法,反之,轻按重提为泻法。对于癌痛患者,一般在重按针后采用轻法补虚,最后采用重法祛邪。"针灸医生在给癌痛患者注射治疗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专注于针灸,正确运用补泻手法,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体质,减轻疼痛,抑制恶心,停止呕吐,增加食欲,恢复体力,帮助患者平衡阴阳,稳定情绪。在针灸的作用下,这些晚期癌症患者可以过上更轻松的生活。有些人可以吃饭,每天睡更多的时间。疼痛减轻了很多,生活也放松了很多。在癌症晚期,人们可以轻松快乐地生活,这也是一种安慰!
针灸治疗癌症
(一)针灸疗法抗癌的特点和优势
针灸疗法是中医独特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是世界医学中的辉煌瑰宝,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中。针灸作为一种外部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表面的内部穴位和经络,刺激人体经络系统的调节,调节脏器功能活动,调节气血盛衰,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经络作为人类生命功能的综合控制系统,在针灸治疗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针灸是目前常用的肿瘤预防和治疗方法之一。针灸治疗在肿瘤预防和治疗研究中的显著疗效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科学家和学者。
中国古代医生认为,针灸和药物治疗肿瘤各有特点,药物可用"消坚磨石",但"坚顽之积聚",在"胃在哪里?募原之间,非药物可以淬灭"。因此,"宜薄贴攻其外,针法攻其内,艾灸消散固结"。可以"药物不适"。可见针灸治疗肿瘤的优点一目了然。
在现代抗肿瘤治疗中,针灸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其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近20年来,针灸治疗在改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消除肿瘤、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放疗、化疗副作用、根治肿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针灸治疗基于整体功能的调节,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和元损伤治疗优势,也使其在多学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放疗、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针灸治疗可以反映出其独特的优势。针灸治疗正在迅速探索癌症防治领域,它将在癌症病证的防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针灸抗癌的作用和机制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疾病有镇痛、增强身体防御免疫和调节身体各系统功能三种作用。这三种作用对癌症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针灸治疗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床实践和实验研究所证实,针灸癌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改善身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症生长,减少肿瘤和消散肿瘤、抗放疗、化疗副作用,缓解癌症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癌症思维者的生存,从根本上提高生存质量,治愈癌症。
针灸治疗癌症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间接治疗癌症,即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来抑制和抗癌;另一方面,它直接作用于肿瘤,杀死癌细胞,消散肿瘤。
1.提高免疫功能
(1)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针灸抗癌治疗的主要机制。临床观察数据显示,针灸对肿瘤患者免疫水平较低,部分患者几乎达到正常水平,免疫指标上升与临床症状缓解一致。实验研究还表明,针灸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可以提高细胞免疫水平。
(5)脏腑虚证宜温补脾肾
养气养血,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三里、三阴交、脾俞、太溪、内关等。每隔一天用针灸治疗一次。每次注射15-30分钟,15次为1个疗程。
(6)气虚血癌适宜补气化
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用针灸治疗,肝区疼痛者加肝俞。
(7)阴虚火旺证宜滋阴清热
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太冲、合谷、三阴交、肺俞、足三里等。用针灸治疗,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间歇扭针,每5-7天一个疗程。
(8)阳虚水泛证宜健脾益气
温肾行水,本证常用的针灸穴位有水分、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等。针灸多用于补充,每天1-2次。艾灸以脾俞、肾俞为主,配合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天2-3次,每次艾灸10-15分钟。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