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养生之道网导读:剂量决定毒性,检出超标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有很大风险。按照新闻中最高残留的乙草胺草莓量,一个成人要吃上几百吨草莓才可能会毒死。这……
剂量决定毒性,检出超标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有很大风险。按照新闻中最高残留的乙草胺草莓量,一个成人要吃上几百吨草莓才可能会毒死。
这次新闻中检测出的两种农药,百菌清和乙草胺,前者是一种低毒的杀菌农药,这次检测的残余量和国家的最高标准还都有一段距离,不需要我们担心太多,问题是乙草胺。
认识乙草胺:成人吃上几百吨草莓才可能会毒死
乙草胺,英文名Acetochlor,是人类最大反角——孟山都公司发明的一种除草剂,对于需要除草的大田作物,比如玉米、大豆、土豆,这些都很常用到乙草胺。
乙草胺其实没有新闻中说的那么恐怖,实际上也不可能那么恐怖,因为我们天天吃着国家允许使用残留乙草胺的玉米、土豆、大豆,不需要草莓来毒害我们,玉米就把我们毒死了。
乙草胺急性毒性(LD50,2148mg/kg)很低,和食盐是一个等级。按照新闻中最高残留的乙草胺草莓量,一个成人要吃上几百吨草莓才可能会毒死。
至于乙草胺的慢性伤害,也就是新闻中提到的致癌性,我们需要怎么理解呢。新闻中赵建庄教授提到的美国将起列为B2类致癌物,听上去的确可怕,很多新闻的标题就是《草莓含致癌农药》。我们在美国相关政府机构中找了一圈,最后发现赵教授指的是美国环保部EPA的分级。
赵教授提到的乙草胺的B2分级是EPA1996年以前使用的标准,现在乙草胺的分级是“有致癌可能的暗示,但没有充分的研究证实(Suggestive />
如果按最揪心的EPA标准,它认为需要警惕致癌风险的上限提示是2.2mg/kg,这次检测中结果最高的一个是0.36mg/kg,还差一位数。因此说致癌,只是记者又开始脑补了专家的结论而已。
总体来说,在蔬果种植过程使用的农药中,乙草胺其实是比较安全的一类。即便是疑心比较重的EPA,也同意乙草胺是“合理确认的无危害性”(reasonablecertainty of noharm),在EPA对乙草胺的说明文档中还写道:“乙草胺的主要好处是可以大量减少其他风险更高的除草剂的使用”。
乙草胺
乙草胺残留标准超过欧洲限定≠吃草莓就会致癌
对这次试验报告的正确解读,并不是新闻中的“草莓残留致癌农药”,而是草莓上检出了某种不应该在草莓上使用的农药,残留标准超过欧洲限定。虽然不是好消息,但也不表示吃草莓就会致癌。
当然,我们不是在给整个草莓种植行业的安全性背书,也没资格背书。这个新闻同样第一时间激起了我们对草莓行业的怀疑:为什么一种适用于大田作物豆子玉米这些的除草剂,会在大棚草莓中被检出?虽然被检出的乙草胺的危害和毒性并不高,但毕竟是违规的,会不会还有很多未被检测出的更恐怖的农药呢?
第一个疑问在咨询了几个行业内的人士之后终于得到了解答,因为每年不同时间的上市草莓种植方式不同。现在北京的温室草莓基本都被吃干净了,市场上开始占主流的是露天种植的草莓。露地草莓的优点是种植成本低,但相对而言,农户也需要面临更多的杂草威胁,因此可能会使用乙草胺这类除草剂。
温室草莓在这方面相对更安全,即便使用除草剂也是在最开始的育苗阶段,后期不再需要浪费钱在这种农药上,上市时候也基本不会有残留了。但专家们和我们一样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新闻中小汤山的温室草莓也有残留,是农户撒错了药?太土豪?太懒?还是用便宜草莓以次充好?这可能需要央视记者回访一下。(PS,对央视这种曝光吓唬完就算了,不将证据移交相关部门对当事人依法处理的习惯挺无语的。)
怕农药残留又想吃草莓怎么办?
至于草莓上是否还残留着其他比乙草胺更麻烦的农药,至少这次央视的检测没查出来,希望这是一件好事。但乙草胺的使用其实也体现了一些农户过度甚至可能违规使用农药的可能性,这的确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注意。不过如果你不指望监管部门,怀疑草莓上有比乙草胺更有害的农药残留,又想吃草莓,我们的建议是:
1.出于环保和健康角度,的确应该少用农药,但农药是地球现在能养活几十亿人的基础,如果不想饿死一大半人类,我们就只能面对农药存在的现状。合理使用危害更小的农药,保证残留量在规定内,这个是关键;
2.在这个时代想吃东西,就跟管理公司团队一样,“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你信得过的渠道和品牌买草莓,然后别想太多安心吃,这比从路边摊买完草莓一边吃一边揪心强;
3.看检验报告,能拿出检验报告的品牌草莓基本上都相对更安全,虽然也有买通检测机构作假的可能,但这种作假成本很高,基本不是靠卖草莓能赚回来的,还不如老实种地;
4.看露地草莓还是温室草莓,露地种植的农药使用量更多,残留风险高于温室,对农药残留揪心的宝宝亲爹娘们,可以温室草莓期多吃点,露地上市就少吃点。每个地区露地草莓上市时间不一样,北京是现在到6月,东北晚一些,南方各地都不一样,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5.别买太便宜的,太便宜意味着不给农户留精细种植的成本,他们花不起人力,只能靠药,这个世界上没有又便宜又好的东西;
6.不要试图靠外观、口味、气味这些来判定是否有农药,是否有激素,这个我们以前讨论过,除了用膨大剂太多会让草莓口味偏淡外,大部分你关心的问题,就算是专家也没办法靠眼睛和舌头来准确判定的;
7.对于无法削皮的蔬果,用清水充分冲洗是最好的去除表面残留农药的方法;
8.不要买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成分的所谓清洗剂,清除一种可能危害的方法不是引入另外一种可能更严重的危害。比如之前说过贝壳粉主要成分是熟石灰,用这样接触危害较高的产品之前,最好先学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和买一套防护装备。
(PS,感谢“豆荚农庄”回答了我们一些关于草莓种植的相关问题,也感谢帮我们答疑的其他相关行业人士)。
- 上一篇:为何越来越多人“被丁克”?
- 下一篇:荡秋千男孩的启示:一个小亮点就能撬动孩子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