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到了冬天,气温低了,天气干燥了,洗澡前后便多了些难处。怎样洗澡和护肤,才能保证皮肤的滋润健康呢?
洗澡越洗越干?
水温、时长把握好
有人会问,干性皮肤、敏感皮肤,洗澡会不会越洗越干?其实,合理洗澡并不会使皮肤变干!下面这两个误区,你有没有“踩到”?
一是泡澡时间长。冬季天气寒冷,舒舒服服地泡在热水中,那个惬意!轻易不舍得离开啊……有些孩子喜欢在澡盆里玩水,有些大人一到冬天就恋上洗桑拿、泡温泉……乐此不疲。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泡澡时间太长,会使皮肤表面失去油脂保护,容易产生干燥瘙痒等症状,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等情况。特别是老年人长时间泡澡,除了导致皮肤瘙痒,还容易出现疲劳,诱发严重的后果。
二是洗澡水温高。为了对抗寒冷,很多人喜欢调高热水器的水温,甚至觉得越是烫的水,越能提高身体热度,驱除疲劳。但洗澡水温过高,会让皮肤苦不堪言,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过高的水温还会增加心脏负担。
总之,只要不是高温洗澡,不是长时间泡澡,每天洗个澡不会使皮肤变干,反而能在清洁皮肤的同时,让皮肤角质层水合状态更好。
专家说:洗澡的水温,建议以皮肤温度37℃略有浮动加减;洗澡的时间,以盆浴10分钟左右、淋浴3分钟~5分钟为宜。
不洗澡就润肤?
皮肤受得了吗!
每年冬季,都有不少前来就诊的小朋友,皮肤上出现零星的小红点和小脓点。更夸张的是,大冬天竟然还长痱子、长疖子!原因就是冬季要润肤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分南北方。但问题是,润肤是做到了,但如果每天不洗澡就润肤,皮肤受得了吗?
只润肤不洗澡?听着就不合常理!皮肤时有代谢物产生,每天洗一洗,去除身上的污垢和汗渍。定植在皮肤上的各种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能冲个干净。
绒绒的保暖衣裤、毛毛的大衣外套,光鲜了外表,却让皮肤不时接触到化纤羊毛织物的纤维。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毛绒玩具,加上很多家长在室内穿着毛衣就抱孩子,也不管这些衣物纤维对孩子娇嫩的皮肤是不是友好。
最具中国特色的那个“妈妈觉得你冷”的穿衣习惯,加上暖气空调的“神助攻”,小朋友们大多数都保暖过度,大冬天还时不时出汗。洗澡这环节,还真不能省!
专家说:代谢物、接触物、残留物……加上细菌病毒无孔不入,洗个澡更安心。不洗澡就涂润肤乳,只会雪上加霜,让你的皮肤无法呼吸。
洗澡“神器”来助攻?
请温柔对待你自己
洗澡时是否要用香皂、沐浴露呢?搓澡巾、泡沫球当真一个也不能少?很简单,大家不要忘了洗澡的初衷就好。
初衷就是清洁皮肤,那么越脏的部位就越需要好好清洁了。比如孩子的口周口水和食物残留部位,比如所有人的颈部腋部躯干上方等多汗部位,比如容易接触尿粪的隐私部位,都建议用沐浴露清洗。那种企图用一块香皂解决所有皮肤清洁问题的人注意了!下面这些知识点你需要了解:
沐浴露能将皮肤表面的油脂、污垢和微生物乳化,使其更容易清除,清洁效力比单纯清水洗更好。对比之下,仅用清水沐浴只能清除皮肤上大约65%的污垢。选购沐浴露产品时,尽量挑弱酸性、无刺激的,普通香皂更容易破坏皮肤屏障。
一些地方有搓澡的传统,可能是过去冬天洗澡的机会少,难得洗回澡当然要彻底搓一搓,于是就对自己下狠手了!殊不知,这样容易破坏皮肤屏障,宝宝娇嫩的皮肤还会出现疖子、病毒瘊等。
还有人钟情泡沫丰富的洗浴用品,浑身涂满再一冲,倍儿爽!可是,这可能会过度清洗掉皮肤表面油脂,是造成皮肤干燥和瘙痒的重要原因。
专家说:请温柔对待你的皮肤!搓澡巾、泡沫球和刷子之类,能不用还是别用吧。洗完澡在身体感觉要干之前,立即涂上润肤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保湿效果哦。
洗澡之后,润肤这么做
润肤乳一定要管够,多洗就要多抹。
1、1岁以内的婴幼儿建议每月使用250克~500克的润肤乳,可以预防婴幼儿湿疹的发生。
2、成人虽没有明确的用量建议,但建议大家在秋冬季节,使用质地较厚重的霜剂,抹得厚一些,帮助减轻皮肤干燥。
3、特别注意覆盖到手肘、膝盖、脚踝、屁股等皮脂腺较少、容易干燥的部位。
提示:特别累的时候别洗澡
洗澡让人神清气爽,整个人都舒服。但是,有几种情况千万不要洗澡。
长时间体力或脑力活动后不要洗澡。长时间体力活动后,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立刻洗澡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体质差的人还有致命的危险。长时间脑力活动时,大脑对血液需求量非常大。如果立刻去洗澡,血液会向体表皮肤进行转移,很可能造成大脑供血量迅速降低,从而导致晕厥。
吃饱或空腹不要洗澡。吃饱后,体内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如果这时洗澡,周围血管扩张,造成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相对减少,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空腹时,体内血糖水平降低,洗澡让流向皮肤组织的血液增加,供应脑部血液量减少,可导致晕倒等意外发生。
酒后不要洗澡。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释放。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增多,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酒后泡澡,还有睡着后溺水的风险。(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生命时报)
- 上一篇: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肥吗?真相在这里!
- 下一篇:天气干燥流鼻血怎么办 教你一招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