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3月29日,黑龙江又一批支援吉林的医疗队启程了。32名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的医护人员循着白山黑水,与吉林人民共克时艰。
他们当中,很多人已是“抗疫老兵”。今年43岁的哈医大一院护士长王磊曾支援过武汉抗疫,也几次被派往黑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中心工作。
“历经疫情救治,我更加觉得,有时我们不只是医护,更是患者的家人。”王磊说,看到患者健康、平安,我们心里就踏实。
3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工作者再驰援吉林。受访者供图
疫情之下,生命至上。黑龙江医务工作者分“三线作战”:支援吉林省抗疫,支援省内多地新冠救治、核酸检测,坚守岗位守护百姓健康。
清晨出征、迎着风雪抵达,有着20年党龄的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文华,带队到吉林省吉林市抗疫已有半月。作为前方临时党支部书记,她和队员抗住压力,“医护人员每4小时一轮转,繁重工作中,我们相互打气。”
入夜,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大厅内灯火通明。设在这里的哈尔滨市疫情移动实验室,成为当地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筛查的重要后方依托。
细心的哈尔滨市民发现,最近查询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不少都是凌晨时分至后半夜报出的。这都是驻守在移动实验室的检验人员挑灯夜战的结果。
从去年初起,哈医大二院主任医师张艳芬已经第5次进驻哈尔滨市移动实验室。面对看不见的病毒,大家身着三级防护服,在负压实验室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特殊时期,大家紧紧手,就挺过去了。”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工作19年,她还是干劲儿十足。
3月17日,进驻哈尔滨市疫情移动实验室前,哈医大二院主任医师张艳芬和孩子话别。受访者供图
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王柏卿进驻哈尔滨市香坊区一集中隔离点,妻子于子艺则被派到区域核酸检测一线。分头作战,夫妻俩每天的交流基本局限于早晚的问候。隔离点内,王柏卿和队友分工细致,负责隔离人员健康监测、心理疏导、中医药干预和突发情况的急诊急救,经常忙到一天只休息几个小时。
护佑生命不停歇。不久前的一晚,接近凌晨时分,120救护车把一名大出血的33岁孕妈妈,紧急送到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
“孕妈妈孕周只有29周多,如果不能短时间内帮助她抑制宫缩、止血,大人和胎儿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值班产科医生仲维杰回忆。
医院随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急救预案,开通绿色通道,急诊、产科、检验科多科室联动,将产妇转至专门的负压抢救室,给患者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突发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后,孕妈妈被送入产科病房,进行保胎观察。目前,孕妈妈和胎儿体征平稳。
“我们永远都是患者的守护人。”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产科副主任王宇光说。(闫睿)
- 上一篇:让全民健身成为社会新风尚
- 下一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发布实施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