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李乾构(右二)在查房。
吕宏科摄

晁恩祥(左二)在带教出诊。
中日友好医院供图

孙树椿(前排左一)在带教出诊。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供图

2月16日上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医疗中心门诊,83岁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传承人孙树椿正在出诊。
73岁的马大爷一进诊室就报喜:“孙大夫,我以前只能坐着洗澡,您弟子给治了几次,现在不仅能站着洗澡,洗澡时都不担心扭了碰了,太开心了。”
2010年,“孙树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至今已培养几十名弟子。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是中医传承的重要内容。我国深入开展中医药师承教育,目前已累计建设148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中医传承,老师怎么传、弟子怎么承?日前,记者走进北京多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探寻中医师承的育人之道。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师承教育贯穿始终
学习中医,理论是基础,读经典是根本。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要求,跟师期间,弟子必须精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定期提交心得感悟,并通过结业考核,以此敦促弟子更加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
早晨7点20分,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首都国医名师、消化病专家李乾构开始了出诊前的小课。讲完课、看完病人后,再留出时间为弟子们答疑解惑。
“今天有个患者嗳气症状比较明显,中医讲胃气上逆,但我看您的方子里加了桔梗,这是为什么?”李乾构的弟子、北京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吴兵问。
“有些患者胃酸反流到食管,容易刺激咽喉,那位患者就提到了喉咙的症状,桔梗就是针对这个症状使用的。”李乾构说,在关注主症的基础上,也要考虑整体。
“每次门诊有不少复诊患者,老师讲的小课很多是当天门诊要用到的理论以及用药原则,很有针对性。”吴兵告诉记者。
李乾构说,通过讲课、看诊、问答,弟子不仅要学习治法方药,还应领悟背后的辨证思路和理论思想,形成中医思维。带徒的过程中,他会要求弟子写周记、月记,比如跟师出诊的体会、读经典的心得。
中医诊疗主要靠经验积累,临床实践是师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大夫,我这脚踝还是疼。”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医疗中心门诊,57岁的侯女士诉说着自己的症状,她还特地在脚上疼痛的地方标上记号。
“您这个部位的疼痛应该是和外伤后没及时处理有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骨伤科主治医师金添告诉侯阿姨。金添是正式拜孙树椿教授为师的弟子之一,跟随孙树椿出诊10多年。
“像踝关节的‘摇拔戳’手法,摇要牵引着摇。你们看,拇指放在这里患者会疼,但在这个位置按就不疼。轻巧柔和,关键在巧,把患者弄疼了可不行。”孙树椿一边为侯女士治疗,一边对身边的弟子们说。
做完治疗,侯女士露出了笑容:“这是第二次来做治疗,我觉得轻松多了。”
“轻巧柔和、外柔内刚”是孙树椿手法的特点,强调治疗中不让患者感到明显痛苦。孙树椿说,中医正骨能通过手法改善踝关节活动度,恢复其功能。
孙树椿弟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温鑫柱说:“‘要多尝试把患者挡在手术室外,做该做的手术而不是做想做的手术’,这是孙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跟师几年下来,我觉得自己不仅手法更娴熟,更重要的是,治疗的思路也在变。看到每一位患者,我都会思考能否靠中医的非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心中了了,下笔无方。” 说起年轻中医的短板,国医大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首席专家晁恩祥这样感慨。如何引导弟子们补足这块短板,晁老有自己的办法。在他的传承工作室,弟子会先为患者问诊,详细记录病历,再由晁老问诊、开方。
“我自己问诊时,心里也会大致形成一个方子,再与老师的对比,向老师请教,就能发现老师用药的精妙之处,这对临床能力的提升特别有帮助。”中日友好医院主治医师刘剑说。
谈及跟师的收获,去年拜师的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刘璇说,刚开始向老师报告患者症状时,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晁老就会提醒抓住主症,久而久之对辨证思路就有了体会,这段时间能明显感到自己有成长。
从理论到实践是一次飞跃,如果再能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形成系统的治疗思路,又是一次新的飞跃。
读经典、做临床、善思悟、拜名师、做科研、写文章,是晁恩祥对弟子的要求,这也是名医成长的必由之路。刘剑说,对于年轻大夫来说,做科研、写文章实际上是一个“反刍”的过程,会让自己有很大提升。
在很多传承工作室,弟子主动总结梳理老师的理论,成为传承中的亮点。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整理的《李乾构带徒小课128讲》,已经成为中医消化领域的畅销书目;孙树椿主编、弟子们整理的《清宫正骨手法图谱》,以图示来解析手法治疗的重点,让许多骨科大夫获益匪浅……
注重言传身教,医德医风润物无声
“好几天没有便意了,肚子总是咕噜咕噜响,吃不下也睡不着……”一位女性患者诉说自己的症状时,几乎要哭出来。
“不要担心害怕,重要的是放下包袱。”李乾构轻拍她的肩膀,“这一服药先分四次服用,两天吃完,大便通畅了之后,再改成煎两次服用。”在李老的宽慰下,患者情绪平稳了很多。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
名老中医坚持出普通专家门诊,特需门诊挂号费也要求定低价;去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主动联系当地的患者,给他们把脉开方,帮患者节省时间和费用……说起这些,几位工作室传承弟子由衷感佩。
李乾构今年85岁,虽然年事已高,但看起病来仍然思路清晰,对患者非常和蔼耐心。
“吃饭怎么样”“平时吃饭要细嚼慢咽、吃七分饱”……门诊中,李老不厌其烦地嘱咐患者药要如何煎煮、分几次服用、饮食注意哪些事项,还为患者纾解焦虑情绪。
身为国医大师,晁恩祥的门诊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问诊中,晁老总会问患者家在哪里,想方设法为他们减轻交通、住宿等负担。号源有限,不少远道而来的患者常常挂不上当天的号,87岁的晁老不辞辛苦,嘱咐学生尽量加号。
名医们的言传身教激励着弟子,让他们努力成为像老师一样的人。
“诊治疾病时,对比自己年长的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有孝敬心、有耐心;对与自己年龄相近的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有体贴心、有同情心;对年幼的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心、有爱心。李乾构老师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张声生告诉记者,李老师常说“我们看的不只是病,更是生了病的人”。年门诊量近20万人次的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是医院服务态度最好的科室之一,医患纠纷极少,这是医德传承的最好例证。
1962年,大学毕业后,晁恩祥夫妇一同被分配到内蒙古中医医院,一待就是22年。张洪春是晁老的开山弟子,深受老师的影响。“第一次参加对口帮扶支援时,刚到宿舍安顿好,老师就打来电话,鼓励我再艰苦都要好好干。”
“晁老常说,除了学术精深、辨证精准、诊疗精湛,医者还应不忘初心,要对中医有诚心、对学术有诚信、对患者有诚意。”张洪春说,他也经常将这些话讲给自己的学生听。
医德医风的传承潜移默化,前辈们的细心和贴心更让晚辈们温暖。
“老师年纪大了,但很多时候仍亲自示范治疗。他总是说,多传一个学生就能帮更多人解除痛苦,教学上从来没有任何保留。”孙树椿给患者治疗时,温鑫柱拉近手中的镜头,认真记录老师的每一个动作。“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外地的师兄弟不能来现场学习,老师叮嘱我把视频发到群里,让大家通过这种方式学习。”
几十年来,无论冬夏,李乾构总是在7点左右到达诊室。小课为啥安排在出诊前?“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如果上课占用太多出诊时间,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所以我先讲课,让一些学生8点能回去接诊,这样既保证跟师学习时间,又不耽误他们上班。”
不是照猫画虎,而是不断超越
中医传承,不是让学生盲目模仿老师、照猫画虎,而是不断超越、守正创新。
“完全像老师,好,也不好。超过老师,在老师的经验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能真正将中医发扬光大。”张洪春说,要善用现代手段丰富中医诊疗,让更多患者获益。
“年轻人脑瓜很灵活,有时候他们用药的习惯对我也很有启发,的确是教学相长。”按照工作室选拔原则,李乾构的弟子多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经验比较丰富。李乾构说,比如治疗萎缩性胃炎,中医善用活血化瘀药改善黏膜营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活血化瘀,我喜欢用三七,我的弟子、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周斌则爱用丹参,而且临床疗效不错。我就尝试在原来的方剂中加丹参,也获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在孙树椿的师徒微信群里,问答与切磋是常态。“师兄弟提出问题,大家一起研讨,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和个人经验。”温鑫柱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骨伤的症状也与以往有了一些差别,比如颈椎问题日益突出,症状五花八门,需要手法更为精准。“我们也跟老师一起探讨,希望有更多的治疗手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上世纪80年代,晁恩祥创新了中医“风邪”理论,形成了风咳、风哮辨证论治体系。晁恩祥是中医理论守正创新的实践者,他也鼓励弟子们不断创新。
中医看病不是死记硬背成方,而是汲取老师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摸索出有个人特点的方子。晁老的弟子、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杨道文对此深有感触。“比如对风证的治疗,补气是祛风,养阴也是祛风,我是晁老的学生,但我开的方子和晁老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传承与创新的方式。”
“你看,我们配了两台电脑,一台用来记录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处方以及疗效评价;另一台供老师查看学生所写病历资料及患者资料,同时用来收录老师看病过程的视频。这两台电脑的资料都可以供学生们对症辨方、学习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两台电脑共用一个数据库,可以通过算法研判分析某一类的病症中,哪几味药会经常使用、用量多少、疗效如何,最终形成一个或多个疗效稳定的成方。”刘剑说。
刘剑介绍,十几年前,晁老主持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课题“疏风解痉法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同时作为指导老师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药开发专项项目“苏黄止咳颗粒的研究”,最终研发出苏黄止咳胶囊。
刘剑说,依托大数据、算法等科技手段,研发出类似苏黄止咳胶囊这样有中医特色的中成药,让更多患者受益,这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版式设计:张芳曼 汪哲平
薪火相传 后继有人(记者手记)
年轻的中医们认真记录、仔细倾听,脸上的表情既紧张又兴奋。另一侧的名中医老师,气定神闲地把脉、胸有成竹地开方。这一场景,记者印象深刻。
“有时候自己苦思冥想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一点拨就豁然开朗了。”一位年轻中医这样说。望闻问切,主要靠的是悟性和经验。如果没有前辈的口传心授,光靠自己摸索,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自古以来,中医药除病济世、造福百姓;在现代社会,中医药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医学突飞猛进,中医药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这是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
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建立和推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是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名老中医的引领下,年轻一代中医茁壮成长,形成“后浪推前浪”的良好势头,使中医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令人欣慰。
我们期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育人机制,让更多的年轻中医脱颖而出,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5日 19 版)
猜你喜欢
- 最新AFM:内源性巨噬细胞介导前药递送克服生物学障碍以增强口服脑膜炎疗效
- J Ethnopharmacol:综述中药通过肠道微生态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菌群失衡、肠道屏障受损和免疫功能受损
- 血友病疾病认知公众宣教活动开启:呼吁关注血友病儿童群体
- 论文解读| Ma Z/Wang Y/Ding C教授团队揭示TDO综合征中 DLX3(Q178R)突变如何延缓成骨分化
- 注意!利尿剂与降糖药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 呼吸治疗之重症胰腺炎——急性重症胰腺炎知多少
- 秋收菜肴~南瓜土豆炖鸡的做法-香辣味炖菜谱
- 豆豉菜花的做法-家常味炒菜谱
- 2021年04月15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 感觉精力不足?40岁的男人早晚各一杯,助你恢复活力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