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带来极大助力。作为非遗的典型代表,中医药非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中医药非遗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共同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
当前,中医药非遗在保护制度构建、保护名录编制、人才队伍培养、走出去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仍有一些需要提升的空间。例如,目前中医药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数量相对较少,如何进一步完善保护制度体系,加大对弱势项目的支持力度是保护工作的关键。相关部门应尽快开展专项调查工作,进一步掌握保护传承现状,开展后续跟踪工作;建立相关古籍与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推进活态传承;加强传承人培养,提高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支持符合条件的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
老树欲发新枝,缺乏创新性发展则难以为之。中医药非遗要更大程度地探索医教研企机构协同创新,构建完善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生态。创新性发展,科技助力不可或缺,人才活力亟待激发。可以探索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
中医药非遗在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等方面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对相关价值予以挖掘和激发,能够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可以探索中医药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使其转化为民众能够用得上、用得好,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健康产品。寻求中医药非遗与市场经济的新结合点,用现代产业理念和市场经济法则进行转化开发,形成一批高质量品牌。
中医药非遗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理应更大程度地实现跨界融合。从当前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积累的经验来看,“+旅游”“+互联网”“+养老”“+康养”等备受瞩目,中医药非遗特色小镇、特色园区、文创街区、旅游度假区等综合体前景广阔。通过相关类型的跨界融合,有助于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培育新业态,重塑新格局。
传承与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中医药非遗同样需要多渠道、多方面、多层面的传播。可以广泛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如网络直播、短视频、VR等;推进中医药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引导开发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音频视频节目、电视剧、电影、专题片、动漫作品;推进活化展示,建设运行中医药非遗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兴建中医药非遗馆、研习所、体验基地等。同时,中医药非遗也须积极“走出去”,推进建立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创新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方式和途径。
(作者单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 上一篇: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
 - 下一篇:让老年人数字生活更健康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