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视网膜AI辅助诊断领域迎来重大突破。记者1日获悉,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医疗人工智能领军者鹰瞳Airdoc等开展的“AI视网膜多病种辅助诊断系统”真实世界研究,成果正式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数字健康》(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杂志。研究结果证实,该辅助诊断系统在临床真实世界验证中表现出稳健的疾病识别能力,准确率媲美医学专家。
杂志同期发表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影像诊断中心(世界著名眼科影像诊断中心)主任Amitha Domalpally的专题评述:该研究“标志着医学人工智能研究迈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据介绍,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全国性研究,使用来自16家具有不同疾病分布、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的20余万张视网膜图像,训练出了可同时识别14种常见眼底异常的AI视网膜多病种辅助诊断系统,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眼部表现,以及青光眼、病理性近视、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等12种威胁视力的异常。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领衔的16家医疗和科研机构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与分析,包括北京同仁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的医学专家。另外,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在文章撰写和修改中也提供了帮助。
研究结果表明,AI视网膜多病种辅助诊断系统不仅可以准确识别14种常见眼底异常,适用于不同医疗场景、不同种族、不同眼底照相仪器的临床真实世界环境,且准确率媲美眼底专科医生。
《柳叶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医学期刊之一。该论文的发表代表了国际医学同行对于中国人工智能视网膜多病种辅助诊断研究成果的一致认可,对该系统进入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表明,AI视网膜多病种辅助诊断系统完全可以部署在网络基础设施差、医疗资源稀缺的偏远地区,同时保持高度准确性。
业内称,国家“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制定以来,始终明确以防治主要致盲性眼病为核心、以建立防盲治盲技术指导体系为支撑、以加强县医院眼科服务能力为主要手段的工作思路,全国眼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视网膜AI的广泛落地应用将帮助更多人做到“眼底一张照,疾病早知道”。(完)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