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编者按:习惯是我们长期养成的一个生活方式,拥有一个好习惯是能实现远大目标的前提;而拥有一个健康的好习惯则是为健康的身体增添一把“保护伞”。
使用公筷习惯让你抵御细菌污染
钱江晚报曾联合杭州市疾控中心做了一次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
实验中,有11个人参与这次公筷测试实验。大家总共点了6道菜品,每一道菜都分成了两小盘,一盘使用公筷进食,一盘不使用公筷进食。另外,还特意另外点了两道菜,作为空白对照。
经过对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和香辣牛蛙共6道、12份(每道2份)菜品的剩余部分,进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显示,没有使用公筷的菜品菌落总数均高于使用公筷的同种菜品。以一道干锅茶树菇为例,餐前的菌落数为1100cfu/g,使用公筷的菌落数为4600cfu/g,而没有使用公筷的菌落数为79000cfu/g,这与使用公筷相差了17倍。
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所长朱冰说,实验结果说明,使用公筷会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的细菌通过筷子携带传递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的细菌交叉污染(尤其是冷菜),这都增加了细菌滋长的机会。
让步伐带上节奏。《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白天进行短暂快走,可显著降低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因为以有节奏的步伐行走,会改善身体的血液流动,让头脑敏捷。
养成五个好习惯防止老痴提前
学习新语言。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期刊》的研究发现,每天花10分钟学习一项新技能,可帮助避免认知衰退。该研究提出,学习一门新语言,可能比任何药物更有效地对抗老年痴呆症的产生。
不要愤世嫉俗。芬兰一项研究显示,愤世嫉俗者比其他同龄人更易出现头脑功能衰退。科学家推测,沮丧心态会加速头脑老化,影响身心健康。
看点喜剧。根据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的说法,每天花20分钟大笑,可降低压力荷尔蒙,如皮质醇,避免认知衰退。老人不妨在晚餐后看一集喜剧,开怀大笑。
每天刷牙,使用牙线。牙齿健康的人不仅笑容灿烂,更可能保持敏捷的思维。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不使用牙线的人出现认知障碍的概率更高。
别熬夜,睡足觉。学习与记忆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老年朋友最好别熬夜,并保证7小时左右的优质睡眠。
饮食控糖的习惯能保护血管
饮食上控糖。日常饮食中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糖分能被人体迅速吸收,令血糖值急升,导致胰岛素过度分泌以降糖,而胰岛素具有把糖分转化成甘油三酯的特性,从而会使血液变黏稠。
注意进食顺序。正确的进食顺序是先吃蔬菜、海藻类、蘑菇等热量少、消化需要一定时间的食物。每口食物咀嚼30次以上然后咽下,能在血糖值上升前就有饱腹感;随后再吃主食和肉类,就能防止血糖值上升过快以及热量摄取过量。有研究数据显示,吃慢点,能让饱腹感持续6小时;吃太快,2~3小时后就又有饥饿感。脂肪和蛋白质吸收慢,令血糖值不至上升过快,最好在用餐前先吃点肉类。
练练上肢肌肉。35岁后,基础代谢率会迅速降低,脂肪会堆积,血液也会变得黏稠。增加肌肉能改善代谢,促进脂肪燃烧,改善血液循环。因此中老年人应进行适度的肌肉锻炼,如哑铃运动和扩胸运动能锻炼手臂和上半身的大块肌肉,效果尤佳。(人民健康网综合自重庆晚报网、中国中医药报、生命时报)
☆推荐阅读☆
高温来袭,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消夏饮食这样吃!
3-6岁是预防肥胖关键期 你家娃超重了吗?
你的血管还畅通吗?12道题自测血管年轻指数
爱眼日:专家支招防近视 牢记护眼口诀
全国爱眼日: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临近高考 营养专家支招“7+1”补脑法
清嗓子、打呼噜、便秘……你家娃有这些“小毛病”吗?
复课后,孩子近视防控仍要做到“户外120分钟”
宅家胖十斤?后疫情时代如何科学减肥
多地开学,孩子返校防疫听听疾控专家建议
后疫情时代,这些防护环节仍不能少
- 上一篇:婚前检查到底要不要做?快看看这篇文章
 - 下一篇:汗疱疹你听说过吗?
 
猜你喜欢
- 大暑养生“慢”运动可健身
 - 论文解读|Sadegh Babashah教授团队总结 TET1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
 - 专家评论:分娩期间应该禁食or进食,你怎么看?
 - 干眼症不再来 护理眼睛要到位
 - 论文解读|Wei Wu/ Zengwu Shao教授团队综述骨肉瘤肿瘤微环境:从细胞机制到临床治疗新策略
 - J Ethnopharmacol:解毒祛瘀汤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轻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相关性右心衰竭
 - 妈妈带儿子进女更衣室 小孩子从几岁知道男女有别
 - Cell Res:复旦大学赵曜/丁琛/张启麟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组织学类型的整合蛋白基因组学表征
 - 产前筛查诊断机构标准出台
 - 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仍具紧迫性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