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编者按:3月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通报疫情情况时表示,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连续5天保持在两位数,除武汉外最近5天本土新增确诊病例2例,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湖北和武汉现有确诊病例数量仍然较多,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在战疫较劲期,我们该如何做好防护,才能保护战果,避免功亏一篑呢?
复工后更应注重防控避免过多聚集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徐金富表示,目前,大多数企业陆续复工,此时更应加强防控意识。
徐金富表示,在复工复学过程中,家庭、个人应充分重视疫情,例如勤洗手、戴口罩,加强个人防护;同时,我们要避免聚集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不必要的串门、聚会及多人交流。在人群聚集过程中,尽量保持距离。从个人卫生角度,洗手是非常重要的,洗手的次数没有上限,不能随便用水冲一下草草了事,尽量按照规矩来洗。
在公共场所消毒、清洁、通风上也尽量要树立更高的要求。公共场所的大楼里建议尽量不开中央空调,独立空调应该可以使用。在开空调过程当中,还需注意要定期开窗通风。
外出回到家应立即换掉衣物,将衣物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一般而言,衣物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即便是沾染了病毒,也可能在几个小时内死去。所以,外出穿过的衣服不要在家里继续穿,而应该放在相对隔离的地方进行通风晾晒。
就餐确保“一人食”购物守住“一米线”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出提醒,外出做好防护,就餐确保“一人食”,购物守住“一米线”安全距离,即使天气转暖也要错峰或减少游园,避免聚集。
健康饮食方面,市消协提醒,杜绝群体性聚餐。排队点餐、就餐或结账时保持一米间距,避免在环境不干净整洁的场所就餐。外出就餐应少交流、专心吃饭,建议一人一张饭桌,尽量缩短就餐时间,就餐后立即佩戴口罩。
出行方面,市消协提出,外出佩戴口罩,到达目的地后一定要先洗手,不要触碰口、鼻、眼等面部区域。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私家车外出。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当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区域或公共物品,和其他乘客保持一定的距离,合理安排错峰出行。
外出购物要自觉守住“一米线”安全距离,关注线上购物渠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鼓励消费者多选择采用无接触式服务,尽量使用电子支付,减少人员间接触。在称重、结账排队时,人与人之间应自觉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让“一米线”成为一种习惯。
健康心态是最好的“疫苗”
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中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从除夕到春节期间,在参与调查的11055人中,对于疫情的主流情绪是较为强烈的担忧(79.3%),恐惧(40.1%)和愤怒(39.6%)。可以说,在这场战疫中,我们不仅仅需要防控病毒,更需要防控心理恐慌和焦虑压力。
心理恐慌和焦虑压力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心病还需心药治,对患者,对公众来说,心理援助既有必要,也很重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教授、联合干预组副组长李静说得好,“病人心病解除了,治疗会更有效”。心态是“第一免疫力”,也是最好的“疫苗”,我们期待科学家研制出疫苗,在生理上保护我们;更期待自己身体内锻造出“心理疫苗”,在精神层面支撑住我们。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教授杨灿表示,应对疫情,调节心理健康,首先要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生活作息,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同时保持适度合理居家锻炼。
其次要正视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出现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觉得自己太脆弱而自我贬低,甚至可以允许自己哭一哭宣泄情绪。
最后杨灿表示,现在接收信息的渠道极多,各种信息轰炸,容易增加焦虑恐慌情绪。非常时期,要学会放一放,可以每天定时查看手机新闻,而不是每分每秒刷屏。
杨灿建议,应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让自己太闲。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可以适度选择家中娱乐活动。平时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玩一些不费脑的小游戏,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甚至做做家务,和朋友、家人聊天都是转移注意力的好方法。
自觉养成用公筷公勺好习惯
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筷子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落座后长辈“大家动筷子吧”的招呼,再到桌上频频布菜的习俗,无不透着一股子热络劲儿。
筷来箸往,情味浓浓,但在客观上也增加病毒传播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家庭中若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合餐的感染率高达42%,而分餐的感染率只有17%。非典疫情时期,钟南山院士等就发出过“餐桌革命”的呼吁。此番新冠病毒借由飞沫传播,推行公筷、公勺、分餐的社会呼声再起。
日前,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卫健委发出一系列文明健康生活倡议。其中,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议,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认同。(人民健康网综合自新华网、科技日报、北京日报)
☆防疫课堂☆
疫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居家防疫如何科学作息?六妙招提高免疫力
如何做好居家防疫?熏艾叶苍术,喝六药茶
疫情期间,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外出就餐、超市购物的14个防护技巧,快收藏!
居家战“疫”强体质 户外跑步“因地制宜”
疫情期间,带孩子外出回来后需要做什么?
居家防疫妙招:巧吃“彩虹餐” 家电“除病毒”
用"心"战疫:十大调适"药方"给心理"消毒"
预防新冠肺炎,上班族一定要了解这三件事
疫情期间怎么吃能增强免疫力?食谱推荐!
科学防疫 老年人应该避开五大误区
疫情期间宅家腰酸又长胖?健身妙招练起来!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