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连续做了多台手术后,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杨文凯医生,在回家途中困得站不住,多次打呵欠,摔倒两次,磕断两颗门牙。治疗后第二天,他回到工作岗位上。
相信每一个看过视频的人,都会为杨医生累成这个样子感到心疼。他摔倒后,甚至都没有马上醒,而是过了好一会儿才起身。
这也让人相信,正是有了杨医生这样的好医生殚精竭虑,倾情付出,为患者解除病痛,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更有保障。
不过,在日常的就医体验中,人们似乎还能看到医生们的另一种情况。排队仨钟头,看病3分钟;简单一问,寥寥几句,提笔就开方。想详细咨询一下,下一位患者已经站在身后了。这样给人留下的就医体验就有些生硬了。
两种情形,一暖一冷,何者为真?现实是复杂的,两者都是真实存在的。
有时候,医生为何显得不那么温情?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太忙、太累。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下沉不够,“全民上协和”的情况仍旧存在。随便去哪个大医院,看看某个诊室门前排着的长队就能体会到。
医生呢,每天从一睁眼到下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水也不敢多喝。就这样,也难以满足所有需求。他要多跟你说两句,后头一大堆人的就诊时间就不能保证了;他想多提供些抚慰患者心灵的“话疗”,奈何口干舌燥,怎么温情脉脉得起来?
所以,面对困得站不住的医生,我们并不想简单呼吁关心,那样显得廉价;面对态度生硬的服务,也不想简单提出责备,那样不能解决问题。
要想让医生告别过度的疲惫,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说到底还必须依靠深化医改。比如,提高医生待遇,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机制,以体面的收入增加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来学医,进而增加医疗人力资源的供给。另外,患者的分流应该继续推进,分级诊疗的工作不能松懈,争取尽早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这样,“杨医生们”就不会这么累了,就能更加热情地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 上一篇:大寒时节养生做到“两不”,常开“四扇门”
- 下一篇: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该怎么预防?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