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编者按:近日,两名医生在飞机上救助急症老人一事持续引发关注,其中一位用嘴为急症老人吸尿液37分钟。网友们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提出质疑,“医生一定要用嘴吸尿吗?”质疑的背后凸显出航空急救存在的短板。
我国航空应急医疗设备都有哪些?
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17年颁布《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R5) ,明确规定了机载应急医疗设备和训练的要求。
其中提到,一、载客飞机上配备下列应急医疗设备:急救箱、应急医疗箱、卫生防疫包。二、机组成员处置飞行中紧急医学事件的训练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遇有紧急医学事件时的处置程序,包括机组成员之间的协调;应急医疗设备的存放位置、功能和使用方法;急救箱、应急医疗箱和卫生防疫包内物品和药品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每一客舱乘务员还应训练:心肺复苏和隔离消毒等知识和操作、至少每24个月进行一次复训,包括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但机组成员实际操练和复训不需要达到或者相当于专业急救人员的水平。
同时,也对每架飞机配备的应急医疗设备数量和医疗物品种类做出具体的要求:
(1)每架飞机在载客飞行中所配的每只急救箱内至少配备以下医疗用品:绷带、敷料(纱布)、三角巾、胶布、动脉止血带、外用烧伤药膏、手臂夹板、腿部夹板、医用剪刀、医用橡胶手套、皮肤消毒剂及消毒棉、单向活瓣嘴对嘴复苏面罩、急救箱手册(含物品清单)、事件记录本或机上应急事件报告单。
(2)每架飞机在载客飞行时应当至少配备一只应急医疗箱。每只应急医疗箱内应当至少配备以下药品和物品:血压计、听诊器、口咽气道(三种规格)、静脉止血带、脐带夹、医用口罩、医用橡胶手套、皮肤消毒剂、消毒棉签(球)、体温计(非水银式)、注射器、0.9%氯化钠、1:1000肾上腺素单次用量安瓿、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硝酸甘油片、醋酸基水杨酸(阿司匹林)口服片、应急医疗箱手册(含药品和物品清单)、事件记录本或机上应急事件报告单。
此外,还包括“每架飞机在载客飞行中所配卫生防疫包的数量不得少于每100个旅客座位1个(100座以内配1个)”。每个卫生防疫包应当配备以下药品和物品:液体、排泄物消毒凝固剂;表面清理消毒片、皮肤消毒擦拭纸片、医用口罩和眼罩、医用橡胶手套、防渗透橡胶(塑料)围裙、大块吸水纸(毛)巾、便携拾物铲、生物有害物专用垃圾袋、物品清单和使用说明书、事件记录本或机上应急事件报告单。
也就是说,在国内现行民航规则里并没有对“导尿管”或者“导尿包”做出具体的配备要求。
航空急救箱应尽快“更新升级”
医疗急救领域大V“急诊夜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西富在自己的公号上提到,“目前国内航空急救包估计可以吸氧装置、有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有止血包扎辅料,有止痛退热药以及硝酸甘油类,有输液液体,其他估计就是空白了。”
“真正紧急事件发生,例如心脏骤停(需要除颤器AED)、急产(需要产包)、急性尿潴留(需要导尿管),这些国内航空公司都是没有的。而这些都是真要命的。”王西富表示,也许会有人说,这些专业的设备,乘务员也不会用。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配置,可以提供给旅客中的医护人员使用,甚至也可以在地面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使用。
“随着航空出行日渐成为常态,民航机舱内突发疾病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希望,空中医疗急救的相关培训和硬件设施也均能与时俱进,满足患者需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巍表示,国内民航相关部门也可参考部分国际经验,尽快对急救箱“更新升级”。
陈巍说,2018年2月一篇题为《“航班上有医生吗?”:实用民航医疗急救管理建议》的论文介绍了来自加拿大航空公司和西捷航空公司在超过100名乘客的航班上需配备的航空急救箱经验,“除了我国民航目前已规定配置的物品外,还包括血压袖带、听诊器、脐带夹、压舌器、血糖仪、葡萄糖试纸、烧伤敷料、手电筒、导尿管、润滑胶等共23种;药品则包括50%葡萄糖注射液、肾上腺素、苯海拉明注射液、沙丁胺醇吸入器、阿托品、安定、速尿、对乙酰氨基酚等共22种,覆盖了心脏、呼吸、泌尿、肾脏、内分泌、产科、儿科甚至精神科等应急需求。”此外,急救箱备有药物使用说明、药箱内容清单和治疗说明,以便空乘人员定期检查与培训。
航班急救短板亟须补齐
在机上急救设备配置上,虽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可以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一方面,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乘客在航班上发生疾病的较大概率,力所能及地完善相关急救设备;另一方面,可根据病患旅客的事前声明或请求,为该班次航班临时配置相应的紧急医疗装备,并做好相关应急救助准备,以保证发生紧急情况时,急救措施更有效率。
对于完善急救资源配置的呼声,民航管理部门、航司当认真倾听,并从加强空服急救培训、推广急救设备使用等方面入手,构建更完善有效的高空急救体系,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人民健康网综合自中国民航局官网、解放日报 、华西都市报、新京报、急诊夜鹰微博公号)
☆推荐阅读☆
远离“猝死” 6个信号为生命留下一线生机
脑血栓发生有10个警报 吃对了也能通血管
少吃甜食还会得糖尿病吗?听听专家怎么说
5大原因让人孤独焦虑 3类人需关注心理问题
今日小雪!七种食物别错过 六大禁忌不要碰
冬季养肺多做呼吸操 养生还需注意这4点
牛奶含有4种好营养,但这4类人不宜饮用
祛寒滋补、养血安神 冬季这样吃温暖"加持"
冬季养藏,补肾为先!几个小动作护肾又强身
力量训练好处不止增肌 四个动作减腋下赘肉
为啥说"冬吃萝卜"?青红白萝卜功效各不同
- 上一篇:遵循规律,让中医药根深叶茂
- 下一篇:供暖季来临,我们都需要注意什么?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