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心脏骤停应怎样做心肺复苏,游泳溺水如何进行人工呼吸,遇火烧伤如何进行快速处理……这些生活中的意外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很近。掌握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可能拯救生命。近日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为普及急救知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明确这将作为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
防火减灾、逃生避险、应急救护,这些知识技能的普及培训,本就是社会通识的一部分。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性猝死,但会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人寥寥无几,能正确进行心脏按压的人更是万中无一。而心脏病患者病发后,4分钟内救治的成功率约为50%,6分钟内救治的成功率约为10%,但到了10分钟,这个数字就要跌到1%。两相对比,让人看到了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的紧迫,相关部门此番以基础教育为抓手,以考试测评为指挥棒来进行推广,确实是非常有力的一招。
如何认识生命,如何守护生命,都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出“立体的人”至关重要。对于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而言,参与急救培训不单单意味着习得一项技能。在整个急救过程中,观察病患生理体征,需要细心;急救动作准确到位,需要冷静;出手帮助素不相识的人,需要热忱;敢于挺身而出,需要勇气……以“救死扶伤”为内核,急救的每个步骤都传递着美德。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比起照本宣科地讲故事、说道理,需要实操的急救培训更能加深孩子们对于人性之美的理解,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普及急救知识从娃娃抓起,为之叫好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急救技能的培训是存在门槛的。从人员到器材,都强调“专业”二字,对于那些没有条件的学校,这纸意见很容易沦为学生考前突击背诵的几个重点。如何在意见和落实之间做好衔接,需要各地教育部门深思熟虑、投入资源。但这注定是一个“潜力股”,毕竟人人会救人,才能人人可获救。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