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在众多国民党将领当中,一级陆军上将何应钦,以其丰富的资历和卓越的才干,理所当然成为首屈一指的佼佼者。早年历任黄埔军校总教官、陆军总司令、军政部长、国防部长、行政院长等职。抗战结束后曾作为中方代表接受日军投降。到了台湾后由于受蒋介石的冷落排挤,于是淡出政界,归隐江湖。
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赋闲在家的何应钦,遂又开始了养生之道的研究和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享年98岁。在一次演讲中,他曾将自己的经验概括为修养、生活和医药三个方面。
内心修养最关键
从位高权重的高级将领,到失意落寞的普通老人,何应钦依然能在宠辱不惊的心态下,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其强大深厚的内心修养。儒家经典《中庸》有言:“大德必得其寿”。何应钦不但把它奉为座右铭,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悟。在他看来,一个人要在修养方面有所建树,最重要的做法莫过于“正思虑”。只有去除不正的思虑,养成恬静的心境,才能有助于长寿。因此,他主张用温和、慈良、宽宏、厚重、缄默来克服内心的猛厉、残忍、褊狭、轻薄、浮躁,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闲适。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何应钦主动放弃权力,自觉远离争斗。主观上似乎是一种不得不为的明哲保身,但客观上又恰好奠定了其坚实的长寿之基。而再看与何应钦同时期遭遇相近的国民党高官,因心灰意冷、自甘沉沦而匆匆离世、难得善终者,也确实为数不少。
生活习惯很重要
何应钦的长寿,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坚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生活规律。虽然身居高位,但在日常个人习惯方面,何应钦却能做到纯朴节俭、少嗜寡欲。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从念小学起,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且持之以恒。我常年征战南北,从不轻易改变生活规律。一不暴饮暴食,二不抽烟不嗜酒,三不近女色,四不熬夜。”
其次,夫妻恩爱。和当时好多国民党高级将官妻妾成群、贪图享乐不同的是,何应钦非常难得,做到一生只爱一人,便是自己的原配夫人。他认为:“夫妻之情远远重于权力、钱财,后者为身外之物,唯有妻子的爱、家庭的温暖才完全属于自己。”看来,家庭生活上的美满与幸福,对其长寿来说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次,热衷锻炼。晚年的何应钦,除了经常散步、爬山、按摩之外,还特别喜欢“三打”,即打牌、打球、打猎。总之,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运动和锻炼,才为其健康长寿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药保健不可少
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和过去相比有了大幅提高,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进步。对此,何应钦自然也敏锐意识到了。他曾引用《寿世新编》中的一段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人素不服药者,不为无见,但须知得病从何来,当从何去,便是药术。”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病,自然无须医治。但经常进行借助现代医学手段,则能做到有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在很大程度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长寿。
说起何应钦与补药,也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便是其对何首乌长达半生的情有独钟。当人们问及长寿有何秘诀时,他哈哈一笑:“哪有什么秘方,只不过常吃何首乌。”《本草纲目》提到何首乌时说:“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色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何应钦去世后,保健医生透露了其 “乌须黑发首乌膏”的独家配方,其中以何首乌、茯苓,当归、枸杞、菟丝子、牛膝、补骨脂、黑芝麻为主要原料。
- 上一篇:多数人不宜喝凉茶消暑可饮食疗汤水
- 下一篇:儿时若肥胖长大肾不好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