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中新网郑州6月4日电(记者 韩章云)记者4日从郑州市红十字会获悉,自2011年郑州开展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实现器官捐献632例,共捐献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等大器官1900余个,近2000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对于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器官移植是治疗的最好方式,能有效延续患者的生命、改善存活质量。因此,器官捐献意义重大。
据郑州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丁振勇介绍,2018年,郑州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87例,捐献量相当于2011年试点工作开始到2016年的六年总和,占河南省2018年捐献总量的二分之一。
“郑州每百万人口捐献率从2011年的不足0.15增长到现在的18.7,增长超过100倍,捐献数量、登记数量、百万人口捐献率均创历史新高,领先全国。”丁振勇介绍说,这样的成绩是郑州市红十字会及志愿者们在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以及人道救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让普通民众接受并捐献器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新郑市红十字会党组副书记李向华介绍,有些自愿捐献器官的公民,即便在生前完整地填写了捐献资料并按程序完善了全部声明、公证等法律手续,可一旦去世后,其家属仍然会阻挠医护人员,致使人体器官因错过最佳摘取时间而丧失功能。同时,一些有意愿捐献器官的公民也存在一定的顾虑,担心亲友无法接受这种做法,而因此放弃了捐献器官的想法。
“我们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常年奔走于基层医院、派出所、交警支队、社区村委,见证判断脑死亡状态、评估器官质量、安慰家属、谈器官捐献的意义、讲器官捐献的相关政策……一个捐献经常是连续工作几天几夜,每一步程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整个捐献工作的失败,还时常遭遇别人的冷言和白眼。”会议上,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肾移植科医师杨青彦表示,正是在众多人体器官协调员的不懈努力下,更多有爱心的市民参与下,郑州器官捐献工作才有当下的成绩。
除了捐献大器官,从2011年至今,郑州志愿者已捐献眼角膜71对,使14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完)
- 上一篇:中国自主研发数字光导PET-CT进入日本市场
- 下一篇:段汝钦介绍简介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