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互联网内容产业也缺乏统一的秩序。基本上是什么最能吸引用户,什么最能扩大流量,资本就往哪个方向流动。如果说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中,政府、社会、用户在长期的磨合中,形成了内容管理和传播的‘公序良俗’,那么在互联网普及的短短20年左右时间里,网络内容的架构和资源分配极不平衡。”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14家短视频平台和4家视频平台,统一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加上之前试点的3家平台,国内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以前,社会对防治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注意力集中在游戏领域,网络视频尚未成为网瘾的重灾区。然而,随着短视频的兴起,网络视频让用户沉迷的风险大大提升了。由于平台设计了相似内容的推荐机制,用户也可以获得流动式播放的体验,网络短视频让不少用户“欲罢不能”。尤其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青少年,不少人为观看网络视频节目消耗大量的时间。网络视频成为继游戏之后又一个导致沉迷的风险源。
防治青少年网络沉迷,并不是让青少年疏远网络。恰恰相反,当前一些青少年长期沉迷网络,属于网络素养低下、运用互联网能力差的表现。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信息,一些低龄用户缺乏甄别能力,而他们的监护人也缺乏在原生网络社会中成长的经验。面对孩子与互联网的互动,有的家长生硬地斥责,有的家长放任不管,而缺乏对互联网本质规律的把握。
与此同时,互联网内容产业也缺乏统一的秩序。基本上是什么最能吸引用户,什么最能扩大流量,资本就往哪个方向流动。如果说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中,政府、社会、用户在长期的磨合中,形成了内容管理和传播的“公序良俗”,那么在互联网普及的短短20年左右时间里,网络内容的架构和资源分配极不平衡。比如,游戏占互联网内容产业的比重畸高,而这在传统内容领域是难以想象的。
面对产业的贪婪,面对用户的迷茫,政府指导力量无疑不能缺席。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互联网企业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目的就是推动相关企业明确责任归属,构建良性的互联网内容生态和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关于世界卫生组织将“游戏成瘾”认定为精神疾病的决定终于尘埃落定。5月25日,世卫组织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该决定反映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尽管世卫组织的这一决定不乏争议,但至少代表了医学界的一种判断——“游戏成瘾”不容小觑,令人成瘾的互联网内容堪称“精神鸦片”。
当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从正常使用到沉迷之间还有一定距离,而沉迷也不可以一概而论地认定为“成瘾”。但是,正如法律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一样,对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保护,也需要树立一道特殊的界限。否则,到了未成年人真正沉迷甚至成瘾,恐怕一切都为时已晚。
目前,各大平台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依然处于草创期。未来,政府部门不妨出台详细的指导标准,规定防沉迷系统应当具有的功能,同时,也要防止平台“阳奉阴违”,空有防沉迷系统的架子,而缺乏对用户的真实约束。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