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编者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由最初的“吃饱”演变为“吃好”,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怎么吃才能在满足味蕾的情况下,又能吃出健康呢?人民健康网为“吃货们”量身定制了一档《吃货指南》栏目,让您成为一位健康“吃货”。
每天吃几个鸡蛋合适?
经常有人问“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其实这个没有固定答案,要根据自己的饮食结构来整体分析。
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每天要摄入蛋白质量为1.16g/(kg体重),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kg的人,每日蛋白质最低需要量约为70g。
按照每100g鸡蛋提供15g左右的蛋白质来计算,如果这些蛋白质全部由鸡蛋提供,就是460g鸡蛋,将近9个鸡蛋的量。
但是,实际上,我们还会从主食、牛奶、禽肉、鱼肉、豆制品等食物中摄取丰富的蛋白质,所以,我们没必要吃那么多鸡蛋。
总之,到底每天吃几个鸡蛋比较合适?
这还是要看你的饮食结构,包括食物种类和不同食物的占比,如果你的饮食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豆制品、奶类等丰富,一天1个鸡蛋是可以的,如果不丰富,那么一天3个鸡蛋也未尝不可。【详细】
关于吃鸡蛋五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蛋黄越黄营养越好。蛋黄颜色与其含有的各种色素有关,其中一些色素如胡萝卜素等的确具有营养价值。不过,现有的技术手段很容易让蛋黄颜色加深,不仅与营养无关,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误区二:农家蛋更营养。真正的农家蛋(土鸡蛋)可能会更好吃一些。但检测表明,农家蛋的各个营养素含量并不比普通鸡蛋更高。另外,放养土鸡的产蛋环境卫生状况不好把控,鸡蛋受到粪便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误区三:“初生蛋”和“功能蛋”更有营养。一般来说,鸡在生长期130~160天之内所产的蛋都会被称为初生蛋。没有任何检测证据表明,初生蛋的营养素含量比普通鸡蛋更多。实际上,初生蛋个头较小,每个约40克,因重量不够标准,在国外是不允许出售的。功能蛋是指通过饲料技术使鸡蛋富含锌、碘、硒、钙等营养素。这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因为没有标准也不好检测,很多产品都有过度宣传之嫌。
误区四:产妇要多吃鸡蛋。产妇坐月子时大量吃鸡蛋是我国一个习俗,但在食物丰富的今天,已经不再适用。产妇应该保证食物多样性,除了每天吃一两个鸡蛋,还要吃肉类、奶类、豆类、粮食和果蔬,以达到膳食平衡。
误区五:毛鸡蛋是滋补品。毛鸡蛋即“死胎蛋”,是鸡蛋孵化至半途的胚胎,在很多地区常作为滋补品食用。实际上,毛鸡蛋营养价值并不高,而且往往含有很多致病菌。【详细】
三招挑到好鸡蛋
鸡蛋是很多人每天必吃的食物,但你知道应该怎么挑吗?不妨试试下面三招。
1.照一照:对着光,好鸡蛋逞半透明状,略带些红色,坏鸡蛋不透光,看起来很昏暗;2.摇一摇:好鸡蛋摇起来没有晃的声音,坏鸡蛋能听到水声;3.摸一摸:好鸡蛋粗糙,坏鸡蛋光滑,有的坏鸡蛋蛋壳上还会有红色或黑色的霉点。
需要说明的是,蛋黄颜色各异主要是因为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不同导致,叶黄素含量高蛋黄发黄,胡萝卜素含量高,蛋黄发红。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当然有营养价值,但这不是鸡蛋品质的决定性因素,不必过于强调。【详细】
鸡蛋煮太久,好脂肪变“坏”
鸡蛋营养丰富,做法众多,要说哪种最营养健康,当属煮鸡蛋。但煮鸡蛋也有讲究,煮不好不仅营养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具体怎么煮鸡蛋更健康呢?根据实验,无论热水煮还是凉水煮,在煮沸的状态下保持3~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状态比较理想。国外煮鸡蛋有的会标“5”或“3”,就是指煮5分钟或3分钟的鸡蛋。如果用合格的煮蛋器,只要水量适宜也能煮出这种理想状态的鸡蛋。【详细】
鸡蛋保鲜有诀窍:不冲洗、不横放、不裸放
鸡蛋也有保质期,保存鸡蛋有“四不要”。
存前不要冲洗。有些人认为鸡蛋外壳脏,需要清洗干净后再存放,这是不正确的。鸡蛋壳外面有一层“白霜”,既能防止细菌进入鸡蛋内,又能保持蛋液的鲜嫩。用水将鸡蛋冲洗后,“白霜”脱落,会造成细菌侵入、水分蒸发,导致鸡蛋加速变质。鸡蛋存前不要清洗。烹调前,可先冲洗再下锅。
不要横放。鸡蛋不能横着放,应该大头朝上小头朝下、直立竖放。因为鸡蛋会呼吸,而蛋壳大头的部分有一些圆形小孔,这是空气进出的地方(称为气室),掌管蛋的“呼吸”,即使蛋白变稀,蛋黄上浮,也不会使蛋黄贴在蛋壳上。如果把大头部分朝下放,呼吸作用就会变差,从而减少其新鲜度。
不要“裸”放。天气热,鸡蛋应冷藏,但不要直接将其暴露在冰箱里。这是因为蛋壳上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在低温下可生长繁殖。不仅不利于鸡蛋的保存,也会对冰箱中的其他食物造成污染。鸡蛋不要放入冷冻室保存,因为冷冻会使蛋白质发生变化且蛋黄易凝固。所以,买回来的鸡蛋要用食品袋或保鲜盒密封好再放进冰箱内冷藏。
不要和“重口味”食物放一起。鸡蛋不要和葱、姜、蒜等有强烈气味的食材一起保存,这是因为挥发性物质和气味大的食材,会通过气孔进入鸡蛋内部,加速鸡蛋变质或导致变味。【详细】
☆推荐阅读☆
有三高喝些谷物浓浆 这些食物让血管变年轻
工作压力太大怎么办?试做七件事来缓解
春日新宠:百花熬作粥 喜提蔬菜界"爱马仕"
泡沫尿不一定是肾病!睡前四个动作可护肾
春来肝火盛莫忘养心护脑 晚九点泡脚护肾
红色防晒、橙色抗衰!番茄颜色决定保健功效
运动60岁开始也不晚!怎样锻炼才能有效?
如何判断肾脏是否健康?专家教你看懂检查单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