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目前,关于心血管疾病(CVD)和心血管结局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普遍的看法支持“越低越好”的说法。此外,考虑到最近出现的蛋白转化酶PCSK9型抑制和小干扰RNA,短期内大幅降低LDL-C已成为可能。然而,关于LDL-C水平临床意义的证据主要来自长期随访研究。在脑卒中的急性期,特别容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何准确解释不同LDL-C水平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的王拥军、李子孝教授团队旨在评估LDL-C水平、卒中后感染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共有804,8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LDL-C水平、感染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并通过受限三次样条曲线显示。在反事实框架下进行中介分析,阐明脑卒中后感染的中介作用。
结果显示,LDL-C与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其中死亡风险最低的LDL-C最低为2.67 mmol/L。与LDL-C = 2.50 ~ 2.99 mmol/L组相比,LDL-C <1.0 mmol/L组的死亡率多变量校正优势比为2.22(95%可信区间(CI): 1.77 ~ 2.79), LDL-C 5.0 mmol/L组的死亡率多变量校正优势比为1.22(95%可信区间(CI): 0.98 ~ 1.50)。LDL-C与感染介导的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为38.20% (95% CI: 5.96 ~ 70.45, P = 0.020)。在逐步排除心血管危险因素数量增加的患者后,LDL-C与全因死亡率和感染中介作用之间的u型相关性与初步分析一致,但死亡率风险最低的LDL-C区间逐渐增加。在年龄≥65岁、女性、体重指数<25 kg/m2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6等亚组中,感染的中介作用与初步分析基本一致。
由此可见,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LDL-C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呈u型相关,其中卒中后感染是一个重要的介导机制,提示急性期降脂治疗应适当平稳。
原始出处:
U-shaped association betwee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mediated by post-stroke infec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Sci Bull (Beijing). 2023 Jun 30;68(12):1327-1335.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