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防控/ 正文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 (CAD)、中风和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在超重和肥胖个体中的患病率较高。虽然BMI被广泛应用于评估肥胖,但其使用的局限性在于它无法区分脂肪量,无脂肪量和瘦体重以及皮下或内脏脂肪的分布。新出现的证据显示,在已确诊的ASCVD患者中存在一种称为"肥胖悖论"现象。其中 BMI 死亡率曲线为 U 形。也就是说,超重和轻度至中度肥胖患者反而比BMI正常和严重肥胖的患者预后更好。
众所周知,内脏脂肪组织增加与血管炎症和随后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腰围指数(如腰围(WC)和腰臀比(WHR))是中心性肥胖的两个最常见指标。这两项测量均与内脏脂肪组织相关,并与心血管事件增加相关,并且似乎比BMI更适合作为预测心血管结局的人体测量参数。然而,理论上,仅靠WC无法允许在具有不同体型和质量的个体之间进行比较。
最近,已有研究提出了两个新的基于WC的人体测量指数,即身体圆度指数(BRI)和体型指数(ABSI),一项研究表明,BRI可以识别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但与BMI和WC等传统人体测量指数相比并不优越;在一些研究中,ABSI 已被证明可以预测过早死亡率和心血管风险。然而,这两个指数都太复杂,对于日常使用来说也不方便。
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和简化的基于腰围的指数,腰围与BMI比率。在这个新指数中,WC代表内脏肥胖,BMI用于体型和质量的正常化。通过评估腰围与BMI的比率,并与传统的人体测量测量和较新的基于腰部的指数进行比较,以预测台湾T-SPARCLE登记处已确诊ASCVD患者的心血管结局。
2010年1月-2014年11月共有6,920名ASCVD患者被纳入本分析,基线时平均年龄为65.9岁(SD 11.7),男性为73.9%,平均BMI为26.3(SD 3.8)kg/m2。其中,1.1%为体重不足,16.7%为正常体重,48.5%为超重,33.7%为肥胖。平均重量、WC和WHR分别为69.8(SD 12.4)kg、92.6(10.1)厘米和0.93(0.07)。在6,920例患者中,6,235例(90.1%)患有CAD,大多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77.2%),4862例(70.3%)接受降脂治疗。其他基线临床和人口统计学特征列于表1中。随访时,58.2%、60.6%和67.5%的ASCVD患者分别达到最佳血清水平LDL-C<100 mg/dL、非HDL-C<130 mg/dL、TG <150 mg/dL(研究期间台湾健康保险指南的目标)。本研究队列中每个人体测量指数与BMI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6,920名ASCVD患者被随访,中位时间为2.5年,227名患者经历了MACE。在ASCVD患者中,MACE的发病率为每100人年1.25(95%CI,1.10-1.42)。在针对分类 BMI 的多变量 Cox 回归分析中,ASCVD超重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最低(调整后的 HR 0.61,95% CI 0.43–0.85,p = 0.004)(表3)。
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协变量后,腰围/ BMI比与MACE风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调整后的腰围/ bmi比增加的HR为1.69 / cm·m2/kg, 95% CI为1.12-2.49,p = 0.01)。 MACE的危险性随ABSI呈正相关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
然而,传统的人体测量参数,如BMI,体重,WC和WHR,或较新的腰围指数BRI,与MACE发病风险均无显著相关性(p = 0.09、0.30、0.89、0.54、0.79)(表4)。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中,观察到传统人体测量参数或BRI与MACE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联(图1)。虽然ABSI或腰部与BMI比值与MACE风险之间的剂量 - 反应关联也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测试具有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 0.049和<0.001),所有ABSI和腰- bmi比值范围内均存在正相关性。从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的图中估计拐点,发现腰围与BMI比值>3.6 cm·m2/kg时,MACE发生风险的增加更为陡峭(图1)。
本研究再次观察到肥胖悖论,并且在分析分类BMI时,结果与以前的研究一致。随访期间超重的ASCVD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最低。Cox比例风险模型和三次样条曲线回归分析均显示腰围与BMI比值与MACE风险之间存在正剂量-反应关联,尽管这种关联是非线性的。三次样条回归分析显示,ABSI与MACE风险的正相关形状与腰围-BMI比相似,但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正关联不显著。BMI和其他传统的人体测量指标,如体重,WC和WHR,或较新的基于腰围的指数BRI,显示了与心血管结果的u型关联。
本研究结果表明,腰围与BMI比值是预测ASCVD患者心血管结局的良好阳性人体测量指标,特别是当该比值高于3.6 cm·m时2/kg,可以作为临床实践中一个简单、方便、有用的工具。
原文来源:
Chin-Feng Hsuan, et al. The waist-to-body mass index ratio as an anthropometric predictor for cardiovascular outcome in subjects with established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ci Rep. 2022; 12: 804. Published online 2022 Jan 17. doi: 10.1038/s41598-021-04650-5.-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