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5月12日讯 截至目前,根据wind数据,A股380家医药企业(包括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学器械等)披露的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全部出炉。从数据上看,医药上市公司普遍业绩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医药行业业绩增速向好。
科创板新贵营收增势强劲 从营收来看,上海医药、九州通、白云山、国药股份等老牌巨无霸药企稳居前列。根据国际金融报统计,有300家公司的盈利情况表现为正向增长,占比高达八成。共有11家医药企业盈利突破10亿元,其中,英科医疗以超37亿元的净利润成为“最会赚钱”的企业,上海医药以21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蓝帆医疗、迈瑞医疗、白云山的盈利在15亿元之上;药明康德、恒瑞医药、中红医疗、东方生物、新和成、达安基因均在10亿元之上。
11家医药企业盈利突破10亿元 医药企业 | 一季度净利润 | 同比增长 |
英科医疗 | 37.36亿元 | 2791.66% |
上海医药 | 21.20亿元 | 104.24% |
蓝帆医疗 | 17.18亿元 | 1086.89% |
迈瑞医疗 | 17.15亿元 | 30.59% |
白云山 | 16.27亿元 | 37.47% |
药明康德 | 15.00亿元 | 394.9% |
恒瑞医药 | 14.97亿元 | 13.77% |
中红医疗 | 14.02亿元 | 2437.40% |
东方生物 | 11.86亿元 | 2601.42% |
新和成 | 11.4亿元 | 26.3% |
达安基因 | 11.29亿元 | 505.59% |
值得关注的是,从营收同比增长率来看,在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企新贵增势强劲,其中艾力斯拔得头筹,营收同比增长30865.7%;康希诺位列第二,涨幅逾11000%;热景生物营收同比增长3099.15%,位居第三。 一季报中,不少企业业绩大增仍与疫情相关。正如英科医疗,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35亿元,同比增加770.86%;净利润37.36亿元,同比增长2791.66%。资料显示,英科医疗主营业务涵盖个人防护、康复护理、保健理疗、检查耗材四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丁腈手套、一次性PVC手套等。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英科医疗称,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主营产品一次性防护手套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新增生产线,使得销售收入和毛利均有提升。 受抗疫明星产品连花清瘟拉动,继2020年营收利润双双大涨后,以岭药业再次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一季度营收36.68亿元,同比增长57.20%;净利润约6.75亿元,同比增长54.05%。截至目前,连花清瘟已在印度尼西亚、莫桑比克、泰国、厄瓜多尔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并积极布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注册工作,为以岭药业未来业绩增长持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享誉中外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云南白药自上市以来,业绩规模持续增长,但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却一言难尽。云南白药公布的一季报显示,营收103.28亿元,同比增长33.38%;净利润7.6亿元,同比下滑40.48%。对此,公司解释称,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带来的影响。简而言之,也就是说云南白药今年一季度炒股亏了约7.93亿元。亏损主要来自投资持有的小米集团和伊利股份当季分别亏损6.9亿元和1.1亿元。 根据其不久前发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营收突破300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突破55亿元,其中,有26.18亿元来自投资收益,占比接近一半。短短近一月,从大赚到净亏7.93亿元,业绩变脸之快,令人大跌眼镜。 在云南白药发展中,主要经历了三次大改革,第一次是2005年的“强中央,突两翼”,进一步加强白药配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第二次是2010年的“新白药,大健康”,企业开始尝试多元化道路;第三次是2016年和2019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进行体制创新改革。 2019年,随着云南白药吸收母公司白药控股最终顺利实施,持续多年的云南白药“混改+整体上市”的大戏终于告一段落。如今,研发投资占比低、盈利能力下降、主业持续低迷,成为投资者对于云南白药未来发展的主要担忧。股价因此遭投资者用脚投票,一路下跌。
图片 近年来,云南白药也在积极谋求出路。今年3月大胆换帅,任用原华为中国区副总裁董明为CEO,建立海外资源整合机制,业界也期待能为云南白药转型发展带来转机。5月11日晚间,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公司长远业务发展、完善产业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公司拟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引入云南白药作为战略投资者。根据公告,本次发行,云南白药认购金额共计112.29亿元。预计发行完成后,云南白药将作为战略投资者持有上海医药18.02%的股份。公告指出,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可以进一步提升双方产品价值挖掘与精细化运作能力,加快资源整合,显著提升双方的市场影响力。我们希望,云南白药能够借此机会,专注主业,重振昔日雄风。
龙头医药商业企业优势凸显 商业板块方面,随着“两票制”、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商业生态重构,龙头流通企业优势凸显。 以上海医药为例,2021年第一季度,上海医药依托于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丰富的产品资源、多元的创新模式,各项业务蓬勃发展,业绩成果十分亮眼。一季度,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516.00亿元,同比增长27.57%;其
中医药工业实现收入64.66亿元,同比增长14.43%;医药商业实现收入451.34亿元,同比增长29.70%。 据上海医药披露的信息显示,一季度新增多项临床管线产品,研发管线取得阶段性进展。适用于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B007获得国家药监局Ⅰ期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适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B001-A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仿制药方面,盐酸二甲双胍片(0.25g)、硝酸甘油片、头孢拉定胶囊、别嘌醇片、阿莫西林胶囊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过评总数达到了25个品种(31个品规)。同时,报告期内,商业板块再添了6个重磅品种的进口总代资格。 同为流通巨头的九州通,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6.3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31.7%。九州通表示,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医药批发及相关服务等主营业务稳定增长,以及投资的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创业板挂牌上市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收到政府补助增加等因素共同促进了一季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据了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入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将成为未来医疗健康行业发展新趋势。九州通也加速探索传统业务向平台化、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将从
医药分销零售、互联网医疗智慧解决方案、个人医疗综合服务三个业务板块发力,为上游
企业、
药店、医疗机构、个人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逐步完善其互联网+大健康产业集团布局。 此外,药店板块方面,五大上市连锁药店大参林、益丰药房、一心堂、老百姓、健之佳的利润增速均在15%以上。益丰增速最快,其次为一心堂。
30余家企业净利润亏损 在医药企业业绩普遍大涨行情下,有企业增长千倍,一骑绝尘,也有企业净利大额亏损,不进反退。根据国际金融报梳理,一季报中,归母净利润呈现亏损的医药企业有30余家。亏损最大的是*ST康美,净亏损5.95亿元。此外,百奥泰、国际医学、神州细胞等5家企业的亏损额在亿元之上。博晖创新、四环生物、康希诺、舒泰神等20余家企业亏损额在千万元级别之上。 亏损企业中,科创板上市药企占多数,包括康希诺、天智航、前沿生物、百奥泰、神州细胞等。其中,神州细胞的亏损额最大。据了解,神州细胞是一家尚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产品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和疫苗等生物药,在甲型血友病、HPV疫苗、PD-1单抗等国内热门赛道均有布局。今年一季度,神州细胞仍未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亏损1.92亿元。2017-2020年,神州细胞已经连续4年亏损,亏损额分别为1.41亿元、4.5亿元、7.95亿元和7.13亿元。 另外,太安堂、赛诺医疗两家企业也出现首亏。其中,太安堂一季度净利润亏损5918.54万元,同比下降478.19%。对于亏损主要原因,太安堂坦言称,是由于费用增加、自制产品和健康产业产品销售下降导致营业利润下降所致。在营收下滑、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下,日前,太安堂也发布了一份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计划向成都医云出售持有的康爱多47.35%的股权。同时将其持有康爱多4%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成都医云行使。业界分析,在当前医药电商高速发展风口下,太安堂选择出售康爱多,或出于债务压力。 整体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一季度医药企业业务恢复强劲。同时,带量采购深入推进,持续加速行业分化,倒逼企业向创新转型。政策大力推动创新研发,医保“腾笼换鸟”加速创新药放量,医药创新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Tags:
一季报出炉:药明、恒瑞等11企业盈利破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