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监管/ 正文

腹胀的针灸治疗和按摩治疗

来源 2023-06-30 14:52:11 医疗监管

 

胃肠气胀均有腹部膨隆,局限于上腹部的膨隆多见于胃或横结肠积气所致,小肠积气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中腹部,也可为全腹部膨隆,结肠积气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幽门梗阻时,上腹部可有胃型及蠕动波,肠梗阻时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或减弱,腹膜炎患者可有压痛及肌紧张。

 

 

腹胀的针灸治疗

 

(一)体针疗法

 

1.处方:取穴分为两组,组取腹部相关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等;第二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上巨虚、公孙等。组与第二组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直刺中脘、下脘0.6±0.2寸,直刺气海、关元、天枢0.6±0.2寸。直刺足三里、上巨虚1.5±0.5寸,直刺公孙0.8±0.2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6次,均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的幅度为2—3圈,捻转的频率为每秒3—4个往复,每穴每次行针30~60秒。

 

(二)灸法

 

1.处方:取穴分为两组,组取腹部相关神经节段内的穴位,如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等;第二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上巨虚、公孙等。组与第二组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

 

2.操作方法:每次选双侧8~12个穴位即可,用艾条温和灸,或用隔姜灸,每穴灸15分钟,使局部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宜。每日治疗1—2次。

 

 

腹胀的按摩治疗

 

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注“名医汇”头条号,及时掌握更多疾病知识更新动态。点击“名医汇”下方导航栏,即可享受免费预约挂号服务!

 

文章参考:

 

《陕西中医》 朱金凤

 

《中国药物与临床》 赵志丽

Tags: 腹胀的针灸治疗和按摩治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