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监管/ 正文

紫癜,中医有什么治疗办法?

来源 2023-06-30 14:49:37 医疗监管

 

紫癜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有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等症状。本病属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本病包括西医学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癜的治则方要

 

本病的治疗,实证以清热凉血为主;虚证以益气摄血、滋阴降火为主。临证须注意证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或同时并见。治疗时宜分清主次,统筹兼顾。

 

 

紫癜的论治方法

 

1.风热伤络

 

证候:起病较急,全身皮肤紫癜散发,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对称分布,色泽鲜红,大小不一,或伴痒感,可有发热、腹痛、关节肿痛、尿血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邪。

 

方药:连翘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薄荷、防风、牛蒡子、连翘、山栀、黄芩、升麻、玄参、桔梗、当归、赤芍、红花。

 

2.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色泽鲜红,或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并见心烦、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红,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

 

常用药:犀角(用水牛角代)、生地、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生甘草。

 

3.气不摄血

 

证候: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紫癜反复出现,瘀斑、瘀点颜色淡紫,常有鼻衄、齿衄,面色苍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生姜、大枣。

 

 

关注“名医汇”头条号,及时掌握更多疾病知识更新动态。点击“名医汇”下方导航栏,即可享受免费预约挂号服务!

 

文章参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张晓辉

 

过敏性紫癜治疗进展 吴志华 郭红卫

Tags: 紫癜,中医有什么治疗办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