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监管/ 正文
由于现在医学科普宣传力度不断增大,人们对胃部的疾病已经非常熟悉,许多人还知道一些小验方、小偏方,去治疗胃部方面的一些不适,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很大帮助。但实际上究竟哪些方法是科学有效的?哪些方法能够缓解者治疗胃部疾病的?许多人一知半解,甚至走进了健康的误区。今天就由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的陈小兵医师来说说关于胃病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对于胃热,烧心的症状,用冷饮可以缓解
医生:胃越热越喝冷饮,对脾胃的伤害。特别是早上9-11点。千万别喝冷饮。长期如此下去会影响人的发育以及生育 。所以胃热、烧心的时候,喝冷饮是不对的!
【误区二】胃病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
医生:很多人会嘱咐胃溃疡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食物进入胃内,本身对胃黏膜就是一种刺激,不仅促使胃肠蠕动加快,而且会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对溃疡病的愈合无益。目前主张溃疡病人的饮食注重的是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和饱餐。
【误区三】胃病患者不能吃一点点的辛辣,要禁辛辣
医生:其实,低浓度的辣椒会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杆菌。
【误区四】胃病患者要经常喝稀饭
医生:过去主张胃病患者饮食大多以稀饭为主。实际上,稀饭未经咀嚼就吞下,没有与唾液充分搅拌,得不到唾液中的淀粉酶的初步消化,同时稀饭水分较多,进入胃内稀释了胃液,这都成为引起稀饭不易消化的原因;加之喝稀饭使胃的容量相对增大,而所供热量较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而且营养相对不足。所以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稀饭,干饭只要细嚼慢咽,不仅对胃部无害反而会促进消化,对健康有利。
【误区五】胃病患者吃饭的时候是汤泡饭吃
医生:有的人认为将菜汤舀在碗里泡饭可以使饭菜吞咽顺畅及易于消化。这种方法也不科学。它的原理和喝稀饭基本一致。
【误区六】喝牛奶能够很好的治疗胃病
医生:传统的观念认为牛奶能中和胃酸,对消化性溃疡的康复有帮助。研究表明,牛奶能促进胃酸分泌。有报告说,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所以,消化性溃疡患者和饮牛奶后即出现腹泻的人都不宜喝牛奶,而酸奶中含较多的乳糖酶,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对消化性溃疡无不良反应。
【误区七】生姜对胃病患者有益无害
医生:适量的生姜可以达到暖胃、增强胃黏膜保护的作用,胃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食用,从而达到治病养胃的效用。很多人都认为喝生姜水可以暖胃,在出现胃部不适时只要喝一碗用生姜熬的水就可以缓解症状了。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偶尔用之,未尝不可,但不可长期应用。这是因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的胃酸,从而可加重胃部不适、胃痛等症状。
【误区八】胃病和心理因素无关
医生:胃病不仅是生理上的疾病,也和心理因素有关。脾气暴躁、长期心情不好、压力太大是造成胃病的因素之一。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更易患胃病。
【误区九】胃病不会传染
医生:一般人普遍认为胃病不会传染,但导致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旋杆菌是会通过唾液或飞沫传染他人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如果有人说胃病会传染,那么必定会受到人们的嘲笑。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医学界的一些医生们逐渐有人共识,某些胃病确实会传染。
【误区十】胃病患者,在饭后多运动
医生:饭后可轻松散步,但不宜快跑及做剧烈运动。若饭后做剧烈运动,会使血液流往他处,造成消化不良。
- 上一篇:癌症化疗 身体是否更快垮
- 下一篇:决定试管婴儿成功的因素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