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腹直肌入路治疗AO B2.2骨盆骨折:早期功能和放射学结果

来源 2023-06-15 17:01:25 医疗资讯

Letournel发明的髂腹股沟入路是治疗骨盆环和髋臼骨折的常用技术其优点包括通过肌肉保留平面入路,极佳地暴露髋臼前柱和无名骨内表面,以及增强功能恢复。然而,通过第二窗口的操作、复位和固定手术对该入路至关重要,但往往会危及周围的股血管和神经。此外,髂腹股沟入路骨折复位涉及一种由外而内的机制,这导致骨盆环和髋臼骨折复位不完美的比例很高。

为了克服髂腹股沟入路的缺点并改善预后,已经开发了几种替代方案。其中,前盆腔内入路(AIP,以前称为改良的Stoppa入路)由于停留在腹膜后间隙内,消除了与髂腹股沟入路的第二窗口操作相关的挑战,使该入路广受欢迎且有效。

同时,Keel等人开发了另一种入路,称为腹直肌入路。腹直肌入路结合了髂腹股沟入路第二窗口和AIP入路内侧视图的优点,涉及五个窗口。此外,与AIP入路相比,在腹直肌入路中,由于后路螺钉的轨迹与手术切口一致,直接朝向坐骨棘或髂后下棘,因此使用更长的螺钉可以增强骨折复位和固定。使用斜腹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研究表明,与传统入路相比,其效果不差或相似

由于髋臼骨折的前后柱可通过腹直肌入路得到适当处理,因此该入路也可用于治疗骨盆骨折,特别是移位的髂翼骨折。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腹直肌旁入路复位和固定特定类型骨盆环骨折(AO B2.2)患者的手术结果。我们假设这种方法将有助于实现骨盆环骨折的解剖复位,并产生令人满意的放射学和功能结果。

图1 a 腹直肌旁入路的手术标志。b 手术解剖时常用的三个窗口。髂前上棘;*:腰肌;#:髂外血管;†:精索;‡:腹壁下动脉;2:第二窗口;3:第三个窗口;4:第四个窗口

图2  a 术前闭孔斜位CT扫描图。b, c 在骨盆模型上放置共线复位钳示意图。d 放置共线还原钳和e相应的透视图像。f 使用拉力螺钉在髂骨碎片之间产生压缩力

图3  使用腹直肌入路治疗AO B2.2骨盆环骨折后缝合的皮肤切口

7例患者12个月内的功能评估

采用腹直肌旁入路治疗的7例患者的术前和术后x线评价

Tags: Eur J Orthop Surg Traumatol:腹直肌入路治疗AO B2.2骨盆骨折:早期功能和放射学结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