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美国医生一年到底能赚多少钱?
收入虽高,但近四成医生都做兼职,
医生做兼职已成为全球的潮流!
2023年4月14日,Medscape终于发布了颇受医生群体瞩目的“Medscape Physician Compensation Report 2023”,报告了2022年美国医生的薪酬情况。
此份报告数据特别详实、全面,汇总了29个科室或专业,超过10000名医生的工作时长、工作满意度和兼职情况,展示了美国医生的年平均收入、不同专科收入、男女医生收入差距、从业幸福度、职业倦怠等信息。
报告显示,总体来讲,美国医生的薪酬水平非常之高,且仍处于上升趋势。2018年的报告显示医生的平均年收入为29.9万美元(折合205万元人民币),而2022年医生的平均年收入为35.2万美元(折合241万元人民币)。五年之内,医生平均年收入增加5.3万美元,增幅达17.7%。
为何年收入增幅会那么大呢?该报告及相关研究人士分析指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美国曾爆发医生离职潮,还有许多医生转行成为护士,仅在2021年,美国就有超过23万名医务工作者辞职,其中11.7万人是执业医师。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加重了医院的经营压力,医生短缺,造成“物以稀为贵”,预计未来美国医生的收入将会继续上涨。
美国医生收入确实高,35.2万美元(折合241万元人民币)是所有医生的年平均收入,细化到不同级别、不同科室的医生,也会有差距。
例如,报告显示,初级保健医生(PCP)的年薪为26.5万美元(折合183万元人民币);专科医生的年薪为38.2万美元(折合264万元人民币),专科医生比初级保健医生多11.7万美元(折合81万元人民币)。

左边:所有医生平均;中间:初级保健医生;右边:专科医生
看到这份报告,有人惊呼,专科医生工资高得离谱也就算了,怎么初级保健医生的工资也那么高?
事实上,美国的初级保健医生相当于国内的社区医生,患者有身体不适时一般先找初级保健医生就诊。但初级保健医生并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他们需要对所管社区内的患者进行长期健康跟踪,同时管理的患者一般在2000人左右,每天看诊的人数也与专科医生不相上下。
美国CDC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51.2%的就诊人次看的是初级保健医生,这和国内患者一生病就去三甲医院看病大不相同,初级保健医生承担了一半的诊疗活动,属于中坚力量,年薪能达到26.5万美元,似乎也能理解了。
除了初级保健医生和专科医生具有年薪差距,男女之间也有差距。
在初级保健医生中,男医生年收入比女医生高出4.7万美元(折合32万元人民币),增幅为19%。

初级保健医生男女收入对比
在专科医生中,男医生年收入比女医生高出8.8万美元(折合60万元人民币),增幅为27%。不过,高薪专科的女医生比例去年略有增加,整形外科和泌尿科分别增加了16%和8%的女医生。

专科医生男女收入对比
此外,报告还给出了种族方面的薪资差异,白人医生的平均年收入最高,为35.8万美元(折合246万元人民币),亚裔美国医生次之,为35.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41万元人民币)。
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尽管医生平均年薪已经达到了35.2万美元(折合241万元人民币),看起来并不缺钱,但还是有超过4成的医生正在做兼职。
在报告中,医生表示,兼职是为了“发挥才能”和“获得情绪上的放松”,但更多医生表示,兼职是为了多赚钱。
“因为害怕我的诊所关门,我不得不同时做三份工作。”一名医生说到。
“如果我没有从担任医疗主管的两家医疗企业获得收入,我将被迫关闭负责100名患者的个人诊所。”另一名医生说到。
“没有兼职,我将没有任何从业安全感。”还有一名医生这样说到。
此前国内卫健委也鼓励医务工作者从事兼职活动,如此综合来看,兼职已成为全球医生从业的一种新风尚。
骨科让位后,
整形外科连续六年高居榜首
国内大三甲主任处于什么水平?
那么,具体到每个科室,医生的年薪又是多少呢?哪些科室最受欢迎?
报告显示,去年收入最高的是整形外科,医生平均年收入达到了61.9万美元(约合425万元人民币),之后是骨科57.3万美元(折合397万元人民币)、心脏科50.7万美元(折合351万元人民币)、泌尿科50.6万美元(折合350万元人民币)和消化科50.1万美元(折合347万元人民币)。

不同科室专业收入排名
从高居榜首的整形外科来看,医美行业已经成为了全球“被风吹起的猪”,其衍生产品更是创造出了难以估量的产值。
去年收入最低的5个科室是糖尿病与内分泌科、传染病科、家庭医学科、儿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医生以24.9万美元(折合171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排在末位,与整形外科医生相差37万美元(折合254万元人民币)!
事实上,美国的科室医生收入排名变化一直都不大,自从骨科让位后,整形外科已连续六年高居榜首。综合三年的排名来看,整形外科、骨科、心脏科和泌尿科每次均进入前五,是当之无愧的“捞金科室”。
虽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医生以24.9万美元(折合171万元人民币)的年收入排在末位,但还是让国内的一些主任感到羡慕。
我国很多统计机构做对中国医生年薪做过调研,医生平均临床收入为9.4万元,70%的医生表示税前临床收入(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交通等补贴、年终奖等各种奖金)在10万以下;住院医师是临床收入10万元以下占比最高的医生群体,所占比例高达83%;仅14%的科室主任/副主任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再去重点关注一线城市发达地区,某医疗机构曾发布过一份《2021年度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针对包括京沪多所一流医院在内的全国190家医院,每家医院收集19个热门科室、4个职称级别(正高、副高、中级和初级)的薪酬信息(固定工资、绩效工资、社保与住房公积金以及其他福利)。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一流医院员工薪酬平均约19.7万元,其中公立医院整体薪酬水平较民营医院高出约三成。而医疗界平均收入最高的五个科室为肿瘤科、普通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
其中,肿瘤科以正高职称年薪28.8万、副高24.2万、中级19.5万、初级16.7万、平均年薪22.1万名列榜首;普通内科平均年薪21.2万位居第二;心血管内科平均年薪21.1万元;内分泌科20.7万元;神经外科20.5万元。而超声科以19.1万的平均年薪位列被调查科室的最后一位。
不得不承认,即使是一线城市医生薪资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只有52%的美国医生对收入感到满意
过劳、职业倦怠是全球医生共面临的问题
医生流失,对患者没任何好处
美国医生工资那么高,那他们的满意度如何呢?
报告显示,但只有52%的医生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其中精神科满意度最高,为68%,传染病科满意度最低,只有35%。

不同科室收入医生满意度
额外的绩效奖金减少是医生对收入不满的主要原因。疫情期间,医院收入减少,全美的医院损失了540亿美元以上的净收入。在奖金排行第一的整形外科,平均每名医生可以获得13.4万美元(约合92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不过,也有43%的科室医生表示一点儿奖金也没拿到。
不同于国内医生受雇于单位,这份报告显示,美国独立执业医生的平均收入高于受雇医生,在职的美国医生中有47.9%选择独立执业。
另外,美国医生也同样面临工作过劳的问题。
报告原文表述:“美国医生平均每周工作50个小时,而美国人的平均工作时长为每周38.7小时(2021年)。急诊科医生工作时间最长,为每周57.7小时,过敏与免疫科医生工作时间最短,为每周44.1小时。参照国际劳工组织每周工作不超过48小时的规定,只有约1/3的科室没有压榨医生。”对此,美国工会将做出强烈干预,切实保障医生权益。
各种现实原因导致许多美国医生陷入了职业倦怠。对于“我是否会再次选择医学?”的问答,只有73%的美国医生选择了“是”,较5年前减少了4%。

是否还会再当医生的比例
超过三成医生选择“否”的原因包括:规章制度太多、工作时间太长、遇到难缠的病人、担心被起诉等。有医生表示,自己一年内被起诉了两次,感到极度抑郁。还有医生表示,病人变得越来越没有礼貌,还带着社交媒体上贫乏的医学知识来看病,对着医生指手画脚。
在收入排名前十的科室中,超过90%的人表示会选择相同的专业,其中整形外科、泌尿科、骨科有超过95%的人愿意再次选择相同的专业。

各科室表示愿意再次选择相同科室的比例
该报告还引用了Definitive Healthcare发布的《解决医疗人员短缺》的内容,指出,2021年美国有超过23万名医疗工作者辞职,其中11.7万人是执业医师。Elsevier Health发布的《未来临床医生全球报告2022》显示,全球31%的临床医生和美国47%的医护人员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离职。
报告提醒,医护人员大量流失,患者的健康正在受到威胁,不管原因是什么,当医疗专业人士离开工作岗位时,每个人都会遭受损失,作为患者,我们要清楚这一点。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