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吃下的那包薯片、那瓶碳酸饮料、那份即食微波餐,除了带来片刻的味蕾满足和悄悄攀升的体重之外,还在你体内悄悄进行一场“基因层面的改造”?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超加工食品的消费量急剧上升,与之同步的是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蔓延。我们早已知道这些食品不健康,但最新的科学研究开始揭示一个更为隐秘的真相:超加工食品可能通过改变我们的DNA甲基化状态,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在分子层面“重塑”我们的健康命运。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什么是“超加工食品”。根据国际通用的“NOVA食品分类系统”,食品被分为四大类:
-
第一类:未加工或 minimally processed 食品,如新鲜蔬果、肉类、鸡蛋;
-
第二类:烹饪原料,如油、盐、糖;
-
第三类:加工食品,如罐头、腌制食品,通常由前两类食品组合而成;
-
第四类:超加工食品,如软饮、包装零食、速食餐、重组肉制品等。
超加工食品通常是工业配方产品,含有大量添加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甚至包括在家庭厨房中不会使用的成分,如氢化油、高果糖玉米糖浆、蛋白水解物等。它们的共同点是:高能量、低营养、极易过量食用。
不只是热量问题:UPF与健康的隐秘关联
过去我们常把超加工食品的问题归咎于“高糖、高脂、高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即使控制了总热量摄入,高UPF消费仍与多种疾病风险上升相关。
一项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受试者在食用超加工食品期间,每天平均多摄入约500卡路里,体重明显上升。更令人警觉的是,UPF的摄入还与加速生物衰老、精神健康问题、甚至全因死亡率上升有关。
然而,这些宏观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一直是个谜。直到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表观遗传学——尤其是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你生活中的“基因开关”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最经典的一种机制。简单来说,它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通过在某些特定位置(称为CpG位点)上添加一个甲基,来“关闭”或“调低”基因的表达。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本基因之书:DNA序列是书中的文字,而甲基化就像是贴在书页上的便签,告诉细胞:“这一页不要读”或“这一页要重点读”。这些“便签”会受到环境、饮食、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的生活方式,包括你吃什么,可能在悄悄调整你基因的“音量旋钮”。
一项开创性的探索:UPF与DNA甲基化的首次交锋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索性研究。他们招募了30名20至40岁的女性,根据她们的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分为三组,最终选取了摄入量最低(平均14%总能量来自UPF)和最高(平均45%)的女性,进行基因组范围的DNA甲基化分析。
研究人员使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血液白细胞中的DNA进行了高分辨率甲基化图谱分析。结果令人震惊:
-
在两组之间,共识别出80个差异甲基化区域;
-
其中大多数在高UPF组中呈现低甲基化状态,尤其是在几个与代谢和癌症相关的基因启动子区域;
-
甲基化差异最显著的基因包括 LINC00396、REPIN1-AS1、FOXP1-AS1 等。

高摄入与低摄入超加工食品女性之间差异甲基化启动子区域比较
这些基因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值得关注?
-
REPIN1-AS1:这是一个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葡萄糖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的基因。它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与体脂分布。
-
FOXP1-AS1:该基因在乳腺癌、淋巴瘤等癌症中过度表达,也与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有关。
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发生低甲基化,通常意味着它们可能被“激活”或“过度表达”,从而增加相关疾病的风险。
“吃得干净”真的能保护你的基因吗?
研究还发现,低UPF摄入组的女性不仅吃得“更干净”,她们的整体饮食结构也更健康:更多的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膳食纤维,以及更高比例的非加工食品。
这些营养素——如Omega-3脂肪酸、B族维生素、叶酸等——本身就是DNA甲基化的重要调节因子。换句话说,“吃对东西”不仅能给你营养,还能帮你稳住基因的“开关状态”。
这项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这是全球首次使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探讨UPF与DNA甲基化关联的研究。它不再局限于已知的CpG位点,而是以“无偏见”的方式扫描整个基因组,发现了以往被忽略的调控区域。
当然,这项研究也有其局限:样本量小、设计为横断面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仅使用血液样本(不能完全代表肝脏、脂肪等代谢组织)。此外,由于是首次探索,未对多重检验进行校正,结果需在更大样本中验证。
未来方向:从“关联”到“因果”
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在更大的人群中重复这一分析,并结合孟德尔随机化等方法,尝试推断UPF与DNA甲基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甲基化变化如何具体影响代谢健康与疾病风险。
你的饮食,不只是“吃进去的热量”
这项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现实:我们每天的食物选择,不仅仅是在填充胃部或堆积脂肪,更是在与我们最基本的生物蓝图——基因——进行对话。
超加工食品或许方便、美味、诱人,但它们可能在你不自知的情况下,悄悄“编辑”你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你长期的健康轨迹。
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与食物的关系了——不仅仅是为了体重,更是为了我们身体最深处的“指令中心”。
参考文献:
Rodrigues, A.E.; Fernandes, A.E.; Carrasco, A.G.M.; Pellenz, F.M.; da Rosa, P.W.L.; de Moura, A.M.d.S.H.; Santin, F.G.d.O.; Cercato, C.; de Melo, M.E.; Mancini, M.C. High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Is Associated with Genome-Wide DNA Methylation Differences in Women: A Pilot Study. Nutrients 2025, 17, 3465. https://doi.org/10.3390/nu17213465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