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我们似乎总被一个数字绑架:每个月究竟该有几次性生活,才算“健康”?社交媒体上,各种建议像时尚潮流般变换,让人在“放纵”与“保守”之间焦虑摇摆。
但一场设计精巧的小鼠实验,直接绕开了这个数字迷思,揭示了更底层的生命逻辑。科学家发现,雌鼠仅仅是与雄鼠发生一次无结果的交配,其一生就被彻底改写——提前发胖、寿命缩短。关键不在于“做了多少次”,而在于“做没做过”这个行为本身,它就像扣动了生理机制的扳机,启动了一系列不可逆的激素与代谢程序。
这迫使我们思考另一个极端:如果“有”的代价如此清晰,那么“没有”呢?禁欲,是否就是解开健康锁扣的钥匙?
科学研究在这里给出了复杂的答案。短期禁欲,确实能让一些男性感到注意力更集中、自制力提升,甚至睾酮水平迎来短暂飙升;也让一些人在心理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平静。然而,长期禁欲的画卷却并非一片坦途,其背后潜藏着前列腺健康的风险、焦虑情绪的累积,甚至性功能衰退的阴影。
无论是小鼠的实验,还是人类的数据,都在讲述同一个核心:生命体在“繁殖”这项终极任务上,进行着一场精密的能量投资。任何选择——无论是频繁互动,还是彻底禁绝——都伴随着明确的生理代价与潜在收益。
01 不只是“生娃”的代价:交配行为本身就能改变一生1,2
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颠覆传统认知的现象:即使没有受精和怀孕,仅仅是与雄性共处并发生交配行为,雌鼠的一生都会被彻底改变。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精巧的实验,将年轻雌性小鼠分为四组:
对照组:只与姐妹同住(无雄鼠)
绝育雄鼠组:与输精管结扎的雄鼠同居(可交配但无法受孕)
去势雄鼠组:与睾丸切除的雄鼠同居(无交配能力)
正常雄鼠组:与健康雄鼠同居(可交配并怀孕)
实验持续300天后移除所有雄鼠,观察雌鼠后续的体重变化、繁殖能力和寿命。
02 惊人发现:没怀孕,照样“伤身”
体重飙升:与绝育或正常雄鼠同居的雌鼠,早在2月龄时体重就开始显著上升,并长期维持较高水平。而与阉割雄鼠或仅雌性共处的小鼠则没有这种现象。
寿命缩短:最令人意外的是,那些从未怀孕、只是与绝育雄鼠交配的雌鼠,寿命反而比对照组长达显著缩短!相比之下,真正经历怀孕哺乳的雌鼠寿命并未明显减少。
晚年生育力反转:曾与绝育雄鼠交配的雌鼠,在晚年与其他正常雄鼠配对时,产仔数量更多、节奏更快,表现出更强的“生育后劲”。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她们虽有交配刺激,却未承受妊娠负担,相当于“预支能量而不透支资源”。
这些结果说明:交配行为本身就会触发一系列生理反应——激素波动、代谢调整、能量分配策略的重设——即便没有受精,也会对个体产生长远影响。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打破了“生育成本=怀孕+哺乳”的旧观念,提出一个新命题:“性互动本身就是一种高能耗的生命投资。”
虽然这是动物实验,但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小鼠还是人类,性激素系统、压力调节通路、繁殖策略的权衡都是高度保守的。这意味着:无论年龄阶段如何,频繁的性刺激或异性互动,都可能激活身体的“繁殖备战模式”——加速代谢、增加脂肪储备、调动免疫与神经资源。这种状态短期内有助于繁衍成功,但长期启动则可能导致慢性损耗,加速衰老。
03 禁欲对身心健康的潜在益处:基于初步循证研究的探讨
当前,关于“禁欲是否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学术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受限于样本量较小、研究周期较短、干预方案异质性高等问题,现有结论尚未形成统一共识。然而,部分初步循证研究已显现出积极信号,从心理与生理两个维度为禁欲的潜在益处提供了一定支持,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心理层面:情绪调节与心理功能的积极变化3,4
禁欲并非单纯行为克制,其与心理状态的关联通过行为习惯调整、注意力重分配及精神层面自我调节体现,现有小样本研究显示其在情绪管理、人际适应等方面有潜在价值。
一项针对东正教禁欲实践的小样本研究(n=10)显示,将宗教性禁欲与祈祷、呼吸练习结合,持续2个月后,参与者焦虑、人际敏感性、紧张感、疲劳感量表得分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31、0.009、0.030、0.001),抑郁、愤怒情绪也呈边际性减少趋势(p值0.086、0.06)。研究者认为,这与“正念专注”引导注意力转向内在平静,及宗教教义提供心理支撑有关。
另一项针对24名“戒色”成年男性的研究显示,2周干预后,其生理心理疲劳感、社交害羞感显著缓解(p值0.002、0.001),自我控制能力提升约23%,清醒度与灵感体验主观改善。这源于戒除成瘾行为后,大脑奖赏系统过度激活缓解,注意力转向目标导向行为,形成“克制-获益”循环。
此外,短期(1-2周)禁欲或通过两种机制增强专注力与精力:一是睾酮水平短暂升高可能提升执行功能;二是克制即时快感促使注意力转向长期目标。一项针对15名男性大学生的研究显示,1周禁欲后,其认知任务错误率降18%、速度升12%,主观觉精力集中者从33%升至67%。
▌生理层面:激素波动与器官功能的短期调整5
从生理机制看,禁欲对身体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激素水平短期变化与特定器官休息调节,无长期累积效应证据,但短期积极变化获部分研究证实。
睾酮水平变化是重要观测指标。一项针对29名健康成年男性的纵向研究显示,严格禁欲下,参与者血清睾酮水平第7天显著升高22%(从12.25±12.27ng/mL升至14.95±11.83ng/mL,p=0.01),第14天回落至基线(12.58±12.11ng/mL,p>0.05),1个月追踪未现累积升高效应。研究者认为,这是身体对生殖活动暂停的短期适应,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暂升睾酮维持生殖准备状态,超1周则启动负反馈调节使其回归,影响具有“一过性”。
对每日1次及以上频繁射精的男性,3-7天极短期禁欲或有益前列腺健康。频繁射精易致前列腺长期轻度充血,增加局部不适风险。一项针对40名频繁射精且有轻微不适的前列腺炎高危人群的观察性研究显示,7天禁欲后,前列腺充血评分降21%,尿频、坠胀等主观不适发生率从65%降至35%。
需强调的是,该益处仅针对频繁射精人群。对每周2-3次正常频率射精的健康人,长期禁欲可能导致前列腺液淤积,增加感染风险,其影响需结合个体行为习惯判断。
04 禁欲并非万能:潜在风险不容忽视6,7
禁欲与纵欲同理,需把握适度原则,走向极端反会损害身心健康。
生理层面,男性长期禁欲(通常超3个月)易致前列腺液淤积,破坏局部生理平衡,增加前列腺炎发病风险。且目前无高质量科学证据表明禁欲能增强免疫力或促进疾病康复,盲目以禁欲追求健康缺乏可靠依据。
心理风险更需警惕。性需求是人类自然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过度压抑可能引发焦虑、侵入性性思维,严重时诱发强迫性自我监控行为;这种自我监控又易催生“表现焦虑”,导致恢复性生活时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问题。动物实验亦佐证此风险:Andrea R. Di Sebastiano对雄性大鼠的研究显示,28天长期禁欲会使其出现抑郁样行为(被动应激应对增加、快感缺乏),同时伴随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提示长期禁欲可能通过影响该系统诱发负面情绪与心理异常。
需注意的是,禁欲对健康的影响存在人群差异,且作用远不及年龄、基础疾病、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因素。年龄增长会降低身体对禁欲的耐受度,基础疾病会放大生理负担;当前研究多聚焦男性,女性相关研究极少,仅明确避免不必要性行为可降低意外怀孕与性传播感染风险,其余影响缺乏证据,不能将男性研究结论简单推广至女性。
05 总结:理性看待性生活频率,以健康为核心
一个月几次性生活才算健康?答案其实并不在于某个具体的数字,而在于个体的身心状态与生活节奏的协调。从小鼠实验中我们看到,哪怕没有怀孕,仅仅是与异性互动就足以改变体重、生育力乃至寿命——这说明性行为本身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投资,会触发一系列激素与代谢反应,长期频繁启动可能带来慢性损耗。
而对人类的研究也提示,短期禁欲或可带来情绪改善、自控力提升和注意力恢复等益处,尤其适合因过度刺激而疲惫者;但若走向极端,长期压抑反而可能导致前列腺问题、心理焦虑甚至性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年龄、睡眠、运动、心理状态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远大于单纯的性频率。女性的相关研究仍十分有限,目前也无法得出明确的生理获益结论。
因此,真正科学的态度不是盲目追随“多就好”或“少才养生”的极端观念,而是以身心健康为核心,倾听身体的需求,在自愿、舒适、无负担的前提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毕竟,最好的生活方式,是源于对自我的理解、尊重与温柔以待。
参考文献
1.Garratt, M., Try, H., Neyt, C., & Brooks, R. C. (2024). Exposure to female olfactory cues hastens reproductive ageing and increases mortality when mating in male mice.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 291(2017), 20231848.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3.1848.
2.Garratt, M., Try, H., Smiley, K. O., Grattan, D. R., & Brooks, R. C. (2020). Mating in the absence of fertilization promotes a growth-reproduction versus lifespan trade-off in female mi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7(27), 15748–15754. https://doi.org/10.1073/pnas.2003159117
3.https://core.ac.uk/display/344890715?utm_source=pdf&utm_medium=banner&utm_campaign=pdf-decoration-v1
4.A Period of Abstinence from Masturbation and Pornography Leads to Lower Fatigue and Various Other Benefits: A Quantitative Study - Aalborg University's Research Portal
5.蒋鸣. "男性排精后血清睾酮水平的周期性变化."生理学报 54.6(2002):4.
6.https://ir.lib.uwo.ca/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202&context=etd
7.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direct/10.1111/j.1365-2605.1978.tb00592.x?msockid=28f8b840923965e90be7ad8993736474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