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你知道吗,你家厨房里那块平平无奇的洗碗海绵,可能是一个隐藏的“污染源”。
每天饭后,我们习惯用洗碗海绵擦洗油污,却没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塑料纤维,正悄无声息地脱落,粘在碗碟壁上。一旦被人体摄入,就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或者跟着污水流向下水道,最终汇入江河湖海,不仅在破坏水生生态,甚至可能顺着食物链,重新再回到我们的餐桌。
01 不起眼的海绵,竟是微塑料“重灾区”
一直以来,合成纺织品被认为是环境中微塑料纤维的主要来源。但最新研究发现,三聚氰胺清洁海绵(俗称“魔术擦”)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清洁工具,其释放微塑料纤维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纺织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甚。
三聚氰胺海绵的主要成分是三聚氰胺-甲醛共聚物,内部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由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开孔通过微支柱相互连接而成。正是这种结构,导致它在日常摩擦过程中极易发生磨损。研究显示,每克海绵在磨损时可释放多达650万个微塑料纤维,全球每年因海绵消耗释放的微塑料纤维总量可能高达4.9万亿个。这些微塑料纤维的长度在10-405μm之间,形态分为线性和分支状两种,与纺织品释放的单一线性微塑料纤维截然不同,这也意味着它们可能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
更值得警惕的是,海绵释放微塑料纤维的数量与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和海绵自身的支柱密度密切相关。摩擦表面越粗糙,海绵磨损越严重;而支柱密度越高的海绵,释放的微塑料纤维相对较少。也就是说我们日常清洁锅碗瓢盆、瓷砖地面等粗糙表面时,海绵会释放更多的微塑料纤维。


磨损海绵释放的微塑料的鉴定
DOI:10.1021/acs.est.4c00846.
02 微塑料纤维的“水下浩劫”,波及整个生态链
这些从三聚氰胺清洁海绵中释放的微塑料纤维(MPFs),因难以被家庭常规过滤手段拦截,最终大多会随着生活污水排入自然水体,尤其在缺乏集中式或深度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它们将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等淡水环境,成为威胁水生生态系统的“隐形污染物”。对于依赖水体生存的生物而言,这场由“清洁工具”引发的污染,无疑是一场悄无声息的“灾难”。

洗碗海绵释放的微塑料纤维进入水循环
DOI:10.1021/acs.est.4c00846.
近期,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团队以常见的淡水浮游动物大型溞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急性和慢性暴露实验,清晰地展现了微塑料纤维的毒性危害。

在急性暴露实验中,虽然24小时内未观察到大型溞死亡,但长期暴露(21天)的结果令人担忧。随着微塑料纤维浓度的升高,大型溞的存活率显著下降,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这些微塑料纤维会在大型溞的肠道内聚集,难以排出,与聚苯乙烯微球相比,三聚氰胺微塑料纤维在肠道内的清除速度要慢得多。肠道内残留的微塑料纤维会引发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进而导致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生物死亡。
除了影响生存,微塑料纤维还会干扰大型溞的繁殖。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微塑料纤维的大型溞,首次繁殖时间要么提前要么延迟,但其总产卵量却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大型溞在环境压力下形成的一种适应策略,通过增加后代数量来保证种群的延续。然而,这种“补偿性繁殖”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隐患,部分后代出现了尾刺弯曲等畸形现象,这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生存能力,进而对整个食物链产生连锁反应。
03 不仅是洗碗海绵——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离我们并不遥远
除了洗脸海绵之外,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途径,都会向大自然倾泻微塑料污染物。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微塑料纤维,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逐渐回到人类体内,破坏人们的健康。
研究表明,多种水生生物都会摄入微塑料纤维,包括贝类、虾类、鱼类等常见的食用生物。虽然目前关于三聚氰胺微塑料纤维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但考虑到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我们无法忽视其潜在风险。
一方面,微塑料纤维在体内的长期积累可能会对多个系统造成物理损伤和炎症反应,多个研究已经证实,微塑料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不容小觑;另一方面,三聚氰胺海绵中可能残留的甲醛和微量重金属,会随着微塑料纤维进入环境,通过水体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干扰内分泌功能或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对于缺乏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海绵释放的微塑料纤维会更直接地进入自然水体,进一步增加人类暴露的风险。
04 守护环境与健康,从正确使用海绵开始
面对海绵带来的微塑料污染,我们并非无计可施。结合研究结论,我们可从“源头控制、过程优化、末端拦截、系统治理”四个维度,制定科学可行的应对方案,减少微塑料污染对环境与健康的威胁。
▌源头选品:优先抗磨损、低释放的清洁工具
从研究结论中可以看出,海绵的支柱密度与耐磨性是影响微塑料纤维释放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在选购海绵时可参考以下标准。
看结构:优先选择按压后回弹快、表面无明显掉渣的产品,这类海绵通常支柱密度更高,实验显示其微塑料纤维释放量可降低30%-50%;避免选择质地松软、按压后易变形的海绵,这类产品多为低支柱密度,磨损时纤维脱落更严重。
选替代材质:从源头减少微塑料产生,可改用天然纤维清洁工具,如丝瓜络、竹纤维抹布、纯棉百洁布等。这类材质可以减少人工微塑料释放;但注意,“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混纺”产品(如部分标注“竹纤维混纺”的抹布),其仍可能释放微塑料。
▌过程优化:减少使用中海绵的磨损与纤维脱落
通过往复摩擦实验证实,摩擦表面粗糙度和使用力度是影响海绵磨损速度的关键,即当摩擦表面粗糙度(Ra)从0.1μm增至6.3μm时,海绵磨损量增加4.5倍;而大力摩擦(压力>10N)比轻柔摩擦(压力5N)的纤维释放量高2-3倍。结合这一结论,日常使用海绵时可调整习惯。
分类使用,避免“一刀切”:根据清洁对象选择工具,清洁不粘锅、陶瓷碗等光滑表面时,用海绵柔软面轻擦,避免使用粗糙的“研磨面”;清洁铁锅、烤箱等顽固污渍时,优先用钢丝球(需注意避免刮伤表面)或天然丝瓜络,减少海绵与粗糙表面的直接摩擦。
配合清洁剂,减少摩擦力度:使用时先将清洁剂(如洗洁精)均匀涂抹在清洁对象表面,静置1-2分钟,利用清洁剂的乳化作用软化污渍,再用海绵轻擦即可去除,避免为“去顽固污渍”而大力搓擦。配合清洁剂使用时,海绵的磨损程度可降低,间接减少微塑料纤维释放。
控制使用频率与更换周期:避免一块海绵“反复用、用到烂”——当海绵出现明显变形、表面破损或异味时(通常使用1-2周后)及时更换,实验显示旧海绵(使用超过3周)的纤维脱落量大大增加;同时避免“过度清洁”,如无明显污渍的碗具,用清水冲洗后即可,减少海绵使用次数。
▌系统治理:推动市政与产业端的协同防控
微塑料污染的治理需“个人-家庭-社会”协同发力,除了个人行动,污水处理与产业生产端的优化更是关键,这也是研究中共同强调的长期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厂升级技术,提高微塑料去除率:目前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对微塑料纤维的去除率仅为60%-70%,而膜过滤技术(如超滤膜、纳滤膜)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应逐步推动污水处理厂的技术升级,在现有工艺后增加膜过滤单元,同时加强对出水的微塑料监测,确保排入自然水体的纤维浓度低于安全阈值(目前研究建议的淡水环境安全阈值为0.01mg/L以下)。
推动产业端改进海绵生产工艺:海绵生产商可通过“优化热压成型工艺”提高产品耐磨性,例如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温度180-200℃、压力5-8MPa),使海绵的支柱结构更致密,实验显示这种工艺生产的海绵,微塑料纤维释放量可降低50%-60%;同时,鼓励企业研发“可降解替代材料”,如以淀粉、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降解海绵,从产业源头减少微塑料产生。
加强标准制定与监管:相关部门可参考两项研究结论,制定“清洁海绵微塑料释放限值”国家标准,明确海绵在使用过程中的最大纤维释放量;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引导企业生产低释放、高耐磨的海绵产品,从产业端遏制微塑料污染源头。
05 结语
不起眼的洗碗海绵,背后隐藏着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微塑料的威胁虽无孔不入,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优化一些生活习惯来减轻微塑料带来的危害,每个人的微小改变,都能为守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SU Y, YANG C, WANG S,et al. Mechanochemical formation of poly(melamine-formaldehyde) microplastic fibers during abrasion of cleaning sponges[J]. Environ Sci Technol. 2024;58(24):10764-10775. DOI: 10.1021/acs.est.4c00846.
[2]LI H, SONG W, WANG S,et al. Ingestion of melamine cleaning sponges-derived microplastic fibers affects the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Daphnia magna[J]. Ecotoxicol Environ Saf, 2025;290:117814. DOI: 10.1016/j.ecoenv.2025.117814.
猜你喜欢
- 面对干冷的天气,爱美女性护唇小秘方
- Eur J Prev Cardiol:人工智能心电图作为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异常的新型筛查工具
- JAHA:房颤与痴呆之间因果关系的遗传证据
- 四部门发文明确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标准
- 经验积累:肺结节的诊疗,目前一边是延误、一边是过度!
- 手术技巧|掌骨钢板预弯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
- 雅诗兰黛眼霜最后怎么掏底 如何使用眼霜里的按摩棒
- 立冬吃什么养生? 多吃这些食物防寒助阳
-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文白癜风和桥本甲状腺炎共享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浸润特征的鉴定
- 澳科大朱依谆院士/王晓琳、中大郭辉《AM》:糖尿病伤口难愈合?这款“仿皮肤”水凝胶敷料来帮忙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