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AASLD2025丨既往干扰素治疗未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哪些有机会通过再次治疗获得HBsAg清除?

来源 2025-10-25 12:10:19 医疗资讯

编者按

2025年第76届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将于11月7 - 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肝霖君与您分享相关重要内容。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向慧玲教授团队发表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既往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未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再治疗可使20.74%的患者实现HBsAg清除。初始干扰素治疗期间HBsAg下降幅度、再治疗时基线HBsAg水平及停药间歇期时长与干扰素再治疗的应答情况相关。并构建列线图评分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干扰素再治疗的优势人群。

图片

研究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5年4月期间接受干扰素治疗未实现HBsAg清除的慢乙肝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接受PegIFNα-2b单药或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再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8周。主要疗效指标为HBsAg清除。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候选变量,采用LASSO回归进行优化,并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核心变量,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其鉴别能力。

研究结果

共纳入135例既往干扰素治疗未实现HBsAg清除患者(中位年龄40.0岁,74.1%为男性),其中28例(20.74%)基于PegIFNα-2b再治疗后实现HBsAg清除。单因素、LASSO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三个HBsAg清除独立预测因素:初始干扰素治疗期间HBsAg下降幅度(风险比[HR] = 2.050)、再治疗时基线HBsAg水平(HR = 0.518)及停药间歇期持续时间(HR = 1.015)。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鉴别能力(ROC曲线下面积[AUC] = 0.930),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80.5%。Harrell’s C指数为0.904(95% CI: 0.865 - 0.944)。根据列线图评分分层显示,高分组(≥ 74分)48周累积HBsAg清除率显著高于中间组和低分组(71.4% vs. 20.3% vs. 1.3%,log-rank P < 0.001)。

图片

不同评分组的累积HBsAg清除率

研究结论

对于既往接受干扰素治疗未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通过PegIFNα-2b再治疗可使20.74%的患者实现HBsAg清除。初始干扰素治疗期间HBsAg下降幅度、再治疗时基线HBsAg水平及停药间歇期时长与再治疗的应答情况相关。研究所提出的评分系统可有效识别干扰素再治疗的优势人群。

肝霖君有话说

本研究证实,对于既往干扰素治疗未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通过PegIFNα-2b再治疗可使20.74%的患者实现HBsAg清除,与之前的研究一致。通过构建列线图评分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出干扰素再治疗的优势人群,其中高评分组(≥ 74分)的48周累积HBsAg清除率高达71.4%。

该结果与“赢领项目”的阶段性数据相呼应。“赢领项目”显示,对于既往干扰素治疗中已获得良好且持久的HBsAg应答、且再治疗时基线HBsAg水平较低的慢乙肝患者,属于PegIFNα-2b再治疗的优势人群,其治疗24周时的HBsAg清除率达到40%。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即使患者初始干扰素治疗未达到理想效果,仍有部分人群可通过规范的再治疗策略实现临床治愈,为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Xiang HL, Li J, Fu YC, et al. Impact of interferon retreatment on achieving HBsAg clearance in previously treated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identification of predictive factors and construction of a prediction model. AASLD2025, Abstract (1296).

Tags: AASLD2025丨既往干扰素治疗未获得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哪些有机会通过再次治疗获得HBsAg清除?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