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最近好多宝宝都中招了!
没错,说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全球5岁以下小朋友超容易感染的呼吸道病原体!
它不仅超爱找小宝宝,还会盯上老人和免疫力低的群体。症状和感冒非常像,一般是鼻塞、咳嗽、发烧、喘息……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发展成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RSV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每年10月中到次年5月中是活跃季,1月中旬是高峰期!所以最近是不是感觉身边生病的小朋友有点多?
但RSV感染并非儿童专属疾病,成人同样易感,只是感染后症状通常较轻。

识别RSV的感染“信号”
RSV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非常像,咱们得学会抓住它的“典型特征”和“重症预警信号”!
典型特征(分期与表现):
初期(1-3天):
刚开始的症状表现为流清涕、鼻塞、打喷嚏、喉咙痛、轻微咳嗽、低烧。
进展期(3-5天):
到了进展期,咳嗽是绝对的主角!但它可不是普通咳嗽,会越咳越凶,变成那种很频繁、很深、感觉有痰的湿性咳嗽。
紧接着,可能会出现这些“升级警报”
-
喘息声:呼吸时能听到喉咙里有“咻咻”的哨子声,这说明病毒已经攻击到细小的支气管了!
-
呼吸加快:感觉宝宝呼吸变得又急又快,鼻翼煽动,小肚子一起一伏特别明显。
-
呼吸困难(三凹征):吸气时,注意看宝宝锁骨上方、胸骨上方、肋骨之间有没有明显凹陷下去。
-
精神差、吃不进:宝宝会变得要么异常烦躁,要么无精打采,睡着了很难叫醒;因为鼻塞和呼吸费力,连奶都喝不进去了!
划重点: 一旦出现后面这几条,尤其是呼吸困难和不肯喝奶,别犹豫,立刻去医院!
RSV传染性超强!
宝妈们总听说RSV传染厉害,但你可能不知道它到底有多“毒”, 它简直就是病毒界的“社交达人”,传染力约为流感的2.5倍。
症状未到,病毒先到!
宝宝出现咳嗽、发烧这些症状之前1-2天,身体内的病毒就已经在悄悄扩散传染了!
存活能力超强!
RSV在物体表面能活好几个小时!比如玩具、门把手、餐桌……宝宝摸完再吃手,病毒分分钟“送货上门”!
传播途径太日常!
和很多呼吸道感染病毒一样,RSV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打个喷嚏、擦个鼻涕、共用毛巾……都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高速通道”!
免疫保护“不长久”!
最麻烦的是:人会反复感染RSV!为什么总反复中招?主要有两个原因:
-
RSV分为A型和B型,经常同时流行。如果感染过A型,身体产生的抗体对B型的保护力很弱,可能没多久又被B型“偷袭”!
-
就算感染过同一种亚型,免疫保护的时间也很短,还是有可能会再次感染。
如何确定是RSV?
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主要方法:
鼻/咽拭子检测。使用棉签采集鼻腔或咽喉分泌物,进行抗原快速检测(15-30分钟出结果)或更精确的核酸检测。
为什么需要检测?
查清楚才能打好仗,对症护理好得快!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RSV是病毒,抗生素无效)。
治疗与护理
目前尚无针对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 治疗的核心是对症支持,帮助身体打赢这场仗。
居家护理黄金法则:
休息是头等大事!睡觉就是最好的“免疫力修复”! 让宝宝多休息,身体才能集中精力对抗病毒。
鼓励宝宝多喝水、奶或者清淡的汤水,既能防脱水,又能让痰液变稀,更好排出来!
缓解鼻塞:喂奶和睡觉前,先用生理盐水喷鼻剂软化鼻痂,再用吸鼻器把鼻涕吸出来。
咳嗽试试加湿器,湿润的空气有助于缓解咳嗽和呼吸道不适。
如果发烧难受,可以按医生建议用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一定要注意年龄和剂量!
⚠️ 最重要的一点:时刻观察宝宝状态!一旦出现之前提到的重症预警信号,别犹豫,马上去医院!
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预防是应对RSV感染最重要且具成本效益的手段。目前针对不同人群,主要有以下三种预防方式:
❶ 老年人(≥60岁):接种RSV疫苗(暂时无法接种)
目前已有多款RSV疫苗在全球获批使用,可有效降低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及相关并发症风险。(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❷ 新生儿:母体疫苗接种传递抗体(我国暂未获批上市)
孕妇在孕晚期(推荐32–36周)接种RSV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这种方式可为新生儿提供出生后关键前6个月的被动免疫保护,是重要的早期防护策略。
(虽然国际上已有 RSV 疫苗获批用于孕妇,如辉瑞的 RSVpreF 疫苗已在美国获批用于孕妇,欧盟也批准其适用于孕期 24 至 36 周的孕妇,以保护婴儿从出生至 6 个月。但在国内,RSV 疫苗尚未普遍应用于临床,还没有针对孕妇的 RSV 疫苗常规接种项目。)
❸ 婴幼儿:注射长效单克隆抗体
目前已有单克隆抗体产品(如尼塞韦单抗)可供使用。它并非疫苗,而是直接为婴儿提供现成的中和抗体。
该抗体可在注射后迅速起效,提供即时免疫保护,保护期一般可持续至少5个月,适用于RSV流行季前的婴幼儿防护。
附:上海市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试点使用医疗机构名单

日常防护
想必大家也不想再听唠叨了。
无非是勤洗手,避免带婴幼儿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教孩子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定期清洁消毒门把手、玩具等……
❤️ 希望所有宝宝都能健健康康,平稳度过每一个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
- 搜索
-
- 1000℃李寰:先心病肺动脉高压能根治吗?
- 1000℃除了吃药,骨质疏松还能如何治疗?
- 1000℃抱孩子谁不会呢?保护脊柱的抱孩子姿势了解一下
- 1000℃妇科检查有哪些项目?
- 1000℃妇科检查前应做哪些准备?
- 1000℃女性莫名烦躁—不好惹的黄体期
- 1000℃会影响患者智力的癫痫病
- 1000℃治女性盆腔炎的费用是多少?
- 标签列表
-
- 星座 (702)
- 孩子 (526)
- 恋爱 (505)
- 婴儿车 (390)
- 宝宝 (328)
- 狮子座 (313)
- 金牛座 (313)
- 摩羯座 (302)
- 白羊座 (301)
- 天蝎座 (294)
- 巨蟹座 (289)
- 双子座 (289)
- 处女座 (285)
- 天秤座 (276)
- 双鱼座 (268)
- 婴儿 (265)
- 水瓶座 (260)
- 射手座 (239)
- 不完美妈妈 (173)
- 跳槽那些事儿 (168)
- baby (140)
- 女婴 (132)
- 生肖 (129)
- 女儿 (129)
- 民警 (127)
- 狮子 (105)
- NBA (101)
- 家长 (97)
- 怀孕 (95)
- 儿童 (93)
- 交警 (89)
- 孕妇 (77)
- 儿子 (75)
- Angelababy (74)
- 父母 (74)
- 幼儿园 (73)
- 医院 (69)
- 童车 (66)
- 女子 (60)
- 郑州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