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正文

Nat Commun 陆瑶/张力团队首次揭示“CKM综合征肾-心轴:慢性肾脏病患者心源性猝死”十年风险

来源 2025-10-19 12:12:38 医疗资讯

2025年10月16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陆瑶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张力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Chronic kidney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的研究论文,利用多队列人群与蛋白组学全面揭示了心源性猝死的长期风险与慢性肾脏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CKM综合征,系统阐释了代谢异常、慢性肾脏病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病理生理交互,这种相互作用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并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在此过程中,“肾-心轴”是驱动终末期事件与风险的核心环节。尽管当前慢性肾脏疾病在生活方式干预和临床管理上已取得进展,能够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但由肾功能障碍本身所直接引发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肾脏替代治疗带来的远期心血管影响,目前仍未明确。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凶险的类型,起病急骤、死亡率高。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离子紊乱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会加剧电不稳定性,诱发心律失常乃至心脏骤停,最终导致血流动力学崩溃和心源性猝死。据统计,约20%的晚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然而,目前关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风险的研究仍较有限,多为针对老年人、女性或特定合并症人群的小样本分析。不同慢性肾脏疾病分期患者的心源性猝死风险在一般人群中尚未明确。鉴于心源性猝死发病迅速、致死率高,识别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具有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首次基于中国本土纵向队列、国际前瞻性队列及蛋白组学数据,系统探讨了慢性肾脏病与长期心源性猝死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心源性猝死风险显著增加,且随疾病进展逐步上升,晚期患者风险尤为突出。此外,通过多队列蛋白组学筛选,发现NT-proBNP与FGF23是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强调,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管理除延缓肾功能进展外,还应高度重视其长期心血管风险。实施定期心电图监测等综合管理策略,对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改善患者心血管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陆瑶教授、张力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陆瑶团队博士研究生李雅岚为本文的第一作者。该项研究获得科技创新2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并受到浙江大学徐清波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袁洪教授的支持。

近年来陆瑶教授团队利用基于医学数据驱动的研究模式,结合多种组学数据,建立了心血管多维度数据融合平台,致力于心血管健康和危险因素的研究,并产出系列研究成果,发表于EHJ、JACC、Circ Res、EClinicalMedicine、Sci Adv、Adv Sci、Hypertension等国际顶级期刊,全面系统阐述心血管健康和疾病风险,推动实现预防、筛查、管理的心血管疾病全链条防控。

课题组诚招博士后,欢迎对心血管等慢病感兴趣的优秀青年学者加盟本课题组。应聘要求:获医学博士学位,具有主动性思维,有较强的沟通协作和团队合作精神。联系方式:fannyjiewang@163.com。

来源:Li, Y., Jiang, R., Ouyang, C. et al.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Nat Commun 16, 9180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4254-9

Tags: Nat Commun 陆瑶/张力团队首次揭示“CKM综合征肾-心轴:慢性肾脏病患者心源性猝死”十年风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